河东区:建筑装修垃圾“美丽重生”

临报融媒 2021-06-08 阅读次数: 10123

在河东区九曲街道范于埠拆迁工地,一眼望去,拆迁后的土地上铺着一层厚 6 厘米、粒径 2厘米左右的砖块、石子等彩色颗粒,干净整洁,缝隙中涌出野草野花。蓝泰环保公司将拆迁工地内建筑垃圾回收,加工成环保再生骨料铺填至工地,替代抑尘网防治扬尘,以此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抑尘网覆盖造成的二次污染。这是河东区建筑垃圾重生利用的场景之一。将建筑垃圾加工成透水砖,做成海绵城市的材料,也是河东区建筑垃圾的重生利用场景。

我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摸索装饰装修垃圾分类途径,尤其是其试点区——河东区更是积极推进,建立了从源头分类收集、中间分类运输,到最后集中分拣处置的全过程闭环体系,逐渐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再利用的工作思路。在第四届(2020)建筑垃圾与城市发展大会上,河东区作为唯一现场观摩点,向全国展示了装饰装修垃圾分类“河东模式”。

建“全分类体系”  覆盖25个示范小区

近年来,河东区通过深入小区、社区、企业等垃圾产生源头进行走访调研,从“细”处着手,突出精准分类,率先构建起“全分类体系”格局,破解了装饰装修垃圾管理过程中的难题。按照装饰装修用途和材质,河东区将建筑装修垃圾分为直接回收利用类、再利用类和危废类3个大类,废纸箱、金属、废塑料、废木板块、混凝土块、轻质砖石、废保温材料、废石膏及其他物品9个小类别,并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向装修业主免费发放9种颜色共计27万个垃圾归纳编织袋,对应分装9种装饰装修垃圾,在投放时间内由专人进行开袋检查。同时,指导11家物业公司与业主签订协议,明确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定点投放,形成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居委协调、物业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目前,河东区已成功打造4处标准化小区、21 处示范化小区,河东区装修装饰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全封闭运输”管理  末端处置资源化

为保证前期精准分类成果,严格规范中间分类收运工作,河东区建设收集站点,对建筑装修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置。根据各小区建筑装修垃圾产生总量,合理确定分类收运频次、时间和路线。装饰装修垃圾运输过程中,全部使用全密闭车辆,并安装前端信息化监控设备,纳入建筑垃圾扬尘治理在线监控系统监管,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照审批路线行驶。

坚持以资源回收利用为目标,河东区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装修垃圾,精准进行处置,努力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回收利用类总占比高达84%,包含自身利用类占比44%,其中,回收的废纸箱、废金属、废塑料、废木板块4类常见垃圾直接回收利用;回收的混凝土块、瓷砖和轻质砖类可用于制造透水砖和免烧砖。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河东区装饰装修建筑垃圾真正实现了“蝶变的美丽重生”。

社会合力让垃圾“美丽重生”   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成立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河东区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处置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将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的建设运行费用,予以财政支持,为做好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处置提供了资金保障。

河东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与蓝泰环保公司深入合作,由其投资 1000 余万元建设装饰装修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设备,全权负责垃圾转运、处置工作,装饰装修垃圾回收后为其所有,通过加工再利用制成原料进行销售获益,实现收支资金平衡。依托“全社会治理”理念,凝聚各方合力,建立起了装饰装修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了装饰装修垃圾全过程闭环管理,既解决了居民无处倾倒装修垃圾的难题,又解决了企业生产所需原料问题,更是助力环保型社会建设,同时还降低了城市建设成本。截至目前,河东区已累计处置装饰装修垃圾 4.2 万吨,安全处置率达到 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9%,垃圾处置成本降低54元/吨,探索建立了“源头分类减量、规范处置核准、智能运输监管、终端资源利用”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

河东区的先进做法,吸引了省内外城市及我市兰山、费县、莒南等县区城管执法部门前来学习调研,改革创新经验被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垃圾分类经验和典型案例予以推广。

临报融媒记者 刘福伟 通讯员 张连辉

(原载2021年6月8日《临沂日报》A2版)

( 编辑: 李璐 lbhdz@sina.cn)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