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林业局“发现榜样”系列报道之三 坚守大山护林40余年沂蒙老兵李万成和他的苍翠林海

临报融媒 2021-07-07 阅读次数: 4950

  侦察老兵勇担重任  当起护林员

6月15日傍晚时分,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晚饭。坐落在蒙阴县常路镇西下庄东山半山腰的一座房子,就是护林员李万成的家,他刚完成一天的护林工作回到家中休息。李万成身材有些偏瘦,浓眉下的眼睛炯炯有神,黝黑的皮肤和白色上衣形成了明显对比。

西下庄的东山地处两镇五村交界处,古名叫“天外山”,流传着“天外山无人管,牛羊随便放,树木人乱砍”的说法。上世纪70年代,东山的柏树林子、花椒园及核桃园三片荒山,常年荒芜,看管难度比较大。

在李万成任护林员以前,西下庄共有12人负责看管东山,但不到一年,便都不干了。之后,李万成和村里的其他7人接手了护林工作,又没撑过一年,其他7人也没坚持下去。此后,就只剩下李万成一人守着上千亩的荒山。

在确定留下来之前,李万成也打过“退堂鼓”。干还是不干?他的心里很矛盾。眼瞅着一米多高的树苗没人管,有的被折断、有的被羊啃,这位受党和部队培养教育多年的退伍兵,心里还是暗自定下了决心:吃尽千般苦也要让这座荒山披上绿装。

“我当过7年的侦察兵,有耐力,到现在一口气还能做180个俯卧撑。”李万成说,当时就是凭借这股子拧劲在大山扎下了根,没想到一干就是42年。

  当年荒山坡  今日公益林

1979年开春,为了更好地护林,李万成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一家人离开村里刚盖的新房,搬进了大山里。进驻大山之后,李万成一家人面临着重重困难:山上没水,水得去三里路外的山下去挑;山上没电,三个孩子做作业得点蜡烛;山里没路,就连小铁车也无法使用。

那时候山上没有房子,李万成的家只是一个简易棚子。为了守住、治理、绿化这片荒山,一家人就在这简陋的草棚里艰难地度过了六个寒冬。

随着花椒园、核桃园老化枯死,大面积的山场亟待治理,李万成更加坚定了他绿化荒山的决心。在石堆里凿出一个个树坑,栽上一棵棵树苗,他就这样日复一日造绿、守绿、护绿,永不停歇。

每年的学校暑假,正是提高松柏树成活率的最佳季节,李万成利用三个孩子放假时机,带领全家治山造林。特别是每年的雨季,人家下大雨往家跑,李万成却带着全家人赶紧往山里跑,要抓住最好时机将一棵棵松柏树苗栽在山上。

李万成带领全家投入大山绿化的事情被当地政府了解之后,当地政府组织驻地干部群众利用春秋宜林时节,走进大山帮助李万成植树造林。

李万成深信:只要有付出,总会有回报。经过几十年的付出,他管护的“天外山”逐渐成了一片碧绿苍翠的林海,被划为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

“你看,这样的球鞋,一年四双都还不够穿!”因为长期行走在山路上,李万成脚上的鞋子换得很频繁,老伴有时候也难免会埋怨上几句。但这一双双沾满泥土、补丁加补丁的球鞋是他与青山为伴的最好见证。

  护林路上  亲情相伴更温暖

随着山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日常的管护工作也越来越难,尤其是每年春冬防火任务十分艰巨。公益林地界接合部还有两个没人管理的放羊场,常年有20多群羊围绕公益林周边转悠,经常进入林场,毁坏小柏树,放羊人擅自带火抽烟也给看护大山带来了很大风险,对公益林实行封闭式防火管护的任务又摆在了眼前。

正当李万成一筹莫展之时,他的三个孩子读懂了父亲的心思,几经酝酿,决心由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三个孩子出资,围绕公益林周边,架设一道防火隔离网。一家人齐动手,不足一周的时间,全面清除了地面可燃物,并开设了一道5米宽的永久性防火隔离带,人畜随便进入公益林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随着树木一天天长大,有些人难免打起了歪主意。为了保护树木不被破坏,李万成和老伴甚至选择分班蹲守的方式接力看护。2010年,他的三个子女又投资2万元,购买了3条德国牧羊犬辅助看护。

现在每天清晨,李万成都会跑步上山。“我不到十分钟就能跑到山顶,沿途看一看哪些地方需要补种,哪些树木需要浇水,哪些地方需要修剪……”这些在他脑海中很快记录下来,然后接下来一一落实。

40余年风餐露宿,沂蒙老兵李万成就是靠着一把镢头、一把锨和一根扁担,在荒山上栽下一棵棵树苗。在他的辛勤付出下,曾经的荒山如今已是森林覆盖率达96%的森林氧吧,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1000多种野生动物,仅各种鸟类就有600多种。

护林路上,不仅是李万成和老伴的坚守,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甥都是护林队伍的一员。”李万成说,每次假期归来,他们都会扛着铁锨上山,给大山增添一分绿色。李万成说,在家人的相伴下,他会一如既往守住大山,持之以恒追逐心中的绿色之梦。(临报融媒记者 吴慧 丁立国)

( 频道编辑: 公茂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