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锄头耕田 放下锄头编柳——临沭十万柳编业者的“兼职”人生

临报融媒 2021-09-27 阅读次数: 5829

全县约1/6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同一个产业是怎样的壮观?在“中国柳编之都”临沭县,全县67万多人口中,有至少10万与柳编产业相关。他们分布在种植、贩运、设计、加工、销售等整个柳编产业链条上,以各自勃发之力,将临沭柳编推向世界。

分到一亩柳田,攒够买自行车钱

靠种杞柳多个乡镇先富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行车对不少农村家庭来说还是不易轻得的商品。上百元起步的售价,让以几分几角算计着过日子的人们望而却步。

今年67岁的焦兰英,年轻时从一个多山岭的乡村嫁入青云镇沭河边的后齐庄村。那是个有柳编传统的小村,距离临沭柳编发源地柳庄仅3公里。

婚后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焦兰英也期盼家里能有一辆自行车,转机出现在当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到一块地种着柳条,那年柳条正值钱。”当地人习惯把用于柳编的原材杞柳称为柳条,一亩柳条一年两季收割后能得到大约1000斤干柳条。焦兰英卖掉柳条后,终于攒够了买自行车的钱。

买到新自行车美滋滋的焦兰英,并不知道不能吃不能喝的柳条,为何那么值钱。“1973年后,随着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柳编产品可以出口了,国外采购越来越多,杞柳种植大多集中在临沭县西部平原地带的乡镇,价格自然跟着上去了。” 临沭县传统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柳编文化研究者王朝学介绍,改革开放后临沭柳编逐渐占领外贸市场,但柳编原料杞柳需要生长一定年限才能达到高产,原有的种植面积供不上需求,农户们看到种杞柳收益好,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所以临沭县以柳庄为中心的附近乡镇,种植面积发展速度很快。

“流金淌银”,被王朝学用来形容那个年代的柳编产业。不仅是种杞柳,上述乡镇上的人们,有着源于祖传的柳编技能。“就跟会拿锄头锄地一样,几乎人人都会。”王朝学说,农闲的时候,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编柳。“一到了冬天,村村能见到用来编柳的地窨子。”地里自己种着杞柳,闲时再编成成品赚加工费,人们最大限度地把利润留在了自己手中,因此临沭西部几个可以种植杞柳的乡镇,成为整体较早富起来的地方。

进园区打工挣工资,还不耽误种地

柳编企业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舞台

经过千年积淀、数十年产业化和集群化发展,再叠加近几年创新化发展,临沭柳编已经发展成持续融合了资源、人文、历史、艺术、创新等特色,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富民型产业,传研创一体的文化创意型产业,全产业链高度集中的外向型支柱产业。据临沭县商务局统计,2020年,该县柳编出口企业372家,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76亿元,柳编工艺品出口16.11亿元。

重磅数据的背后,是如同涓涓流水,回馈到产业链条各节点的收益。忙完了家里的秋收,53岁的曹庄镇西萨庄村民赵永红,不用出村,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兼职工作。建在村北的荣华文创藤饰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当地成长起来的一家大型柳编企业,这里常年向周边村民提供至少300多个工作岗位。订单量多时,这个数字还要翻番。“家里有活就回家忙,闲下来就来计件或按天算工钱干活。”赵永红的丈夫也在荣华文创工作,他们夫妻俩,一边料理着家中6亩耕地,一边在柳编产业线上兼职,平均每年能增加五六万元收入。

助农增收的同时,临沭柳编还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该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的拿手戏。本着宜工宜商、宜农则农的原则,临沭县从本地优势产业中筛选出最适合本地经济发展、便于群众发家致富的柳编产业项目建设扶贫车间,全县先后建成柳编产业扶贫车间40家,基本覆盖了全县省级重点贫困村和贫困偏远地区,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企业+订单+贫困户”等模式进行生产,年可实现产值过亿元,成为临沭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有利助推器。

(邱明 陈秀焘 马秀山)

( 频道编辑: 孙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