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采风|“兵支书”王成成

临报融媒 2021-10-15 阅读次数: 13215

沂蒙金秋,天朗气清。那漫山遍野的金色枫叶,争奇斗艳的菊花,缀满枝头的果实,为我们展现了一派丰收和喜悦的景象。

穿过层峦的山岗、茂密的树林,沿着新修的柏油马路,我又一次来到当年的抗日堡垒村——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这里山高崖陡,四面峰峦高耸,丛林茂密,石壁为墙,被誉为“山纵的好后勤”。记得上次来还是26年前的夏天,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和《大众日报》记者宋继民专程来采访当时已85岁的老支书张在周。

故地重游,倍感亲切。站在村委会门前的山坡上,想起当年老支书张在周用拐杖指着已被浓郁林木覆盖的千余个藏兵洞方位,无比自豪的话语:“这条峪里是八路军的野战医院,鬼子‘铁壁合围’时老百姓家家户户冒着生命危险藏伤病员,没让一个同志饿着肚子、冻着身子,为八路军分散埋藏的几万斤粮食和野战医院珍贵的奶牛也都完好无缺地躲过了危难关头……”那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岁月像无声无息的沂河水一样静静流淌,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这次专程来这里,是为了庆祝建党百年采访现任的西墙峪村28岁未婚的女退伍兵支书王成成。

初见王成成是在临沂市2020年评选的10名“优秀兵支书”颁奖会上,这次又见是在村里正在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施工现场。成成脚登运动鞋,下穿牛仔裤,上着浅色风衣,留齐耳短发,漂亮的脸庞上写满自信,目光中透着坚定,军人之风溢于言表,我感觉她比一年多前更加干练成熟了。成成热情地介绍说:“这是村里招商引资的项目,整个建筑共分4层约1300平方米,年底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村里党群服务和文化活动中心。”

王成成,1993年10月出生在沂水县院东头镇埠前村,爷爷奶奶革命战争年代都曾参加过拥军支前,她是从小听先辈们讲着红色故事长大的。2012年王成成考入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一名大学生,随后她又拿定主意:在风华正茂之际携笔从戎,报名去当兵,让青春在军营闪光。

有志者事竟成。王成成参军来到解放军驻云南某部当了一名通信战士。入伍后她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勤奋工作,多次受到部队嘉奖,当兵不到3年就入了党。2017年底伴随着新一轮军队改革的步伐,成成退伍了,5年的军旅生活磨练了她的体魄,升华了她的境界,铸就了她的意志,也更加坚定了她退伍后重返家乡、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信念。

退伍不褪色,红心永向党。2019年6月,沂水县委面向退役军人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闻讯后感觉回报家乡的机会来了!她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面试、考察、公示等环节,顺利考选为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王成成的心里多少有一些不踏实。2019年“八一”建军节后的第二天,她新官上任来到西墙峪村,“这么个年轻丫头、一个外村人,能行吗?”村里有人持怀疑态度,个别领导也有点儿担心,战友们也为她捏了一把汗,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更多的是鼓励、关心和支持。

上任第二天,恰逢“利奇马”台风侵袭沂蒙山,由于西墙峪村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极易发生山洪,老百姓需要立即转移。汛情就是命令!年轻的“兵支书”面临严峻的考验。王成成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两天两夜没合眼,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6户114人,村里群众的生命财产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己亥未,庚子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王成成不怕吃苦、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在村出入口设立检查站和党员先锋岗,从大年初二开始24小时轮班值守,连续22天坚守一线。 关键时看担当,危难时见真情。通过两次“大考”,王成成和村里的乡亲们心贴得更紧了,村民们见了她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看到她不怕脏和累,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忙碌的身影,党员群众由衷地称赞:“俺村的王书记真能干,我们信得过她!”

俗话说得好,“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上任后,王成成走访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与村民聊天谈心,很快熟悉了村情。同时,她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到周边先进村党支部观摩学习,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王成成确定了“挖资源、强基建、改场所、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使村里的各项工作出现了新气象、新面貌,取得了新成绩。县里部署安排的殡葬改革、喜事新办工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实现去世人员入公墓率100%、新婚人员喜事新办率100%;由15名村干部和党员组成的“寸草心”志愿服务队,每周上门为3户困难老人提供“四个一”服务,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村里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在此基础上,王成成带领党支部一班人抢抓机遇促发展,突出特色谋新篇。西墙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契机,成立了村旅游公司,大力发展精品民宿,打通西墙峪到龙岗峪的卡脖子路,畅通了自驾游汽车路线,推动了村庄景区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村级旅游水平。 同时,西墙峪村深挖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协调争取各级资金,建设革命历史故事纪念墙、红色文化村史馆,“风景这边独好”。在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内外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西墙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沂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

在村史纪念墙前,放眼层林尽染,满目葱茏的远山,我不禁感慨:西墙峪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每一个山头,都燃烧过抗日的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军民的血汗;每一道流水,都养育过英雄的躯体;每一份空气,都弥漫着风骨的苍劲。

谈到村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时,王成成胸有成竹:“我们将发扬艰苦朴实的工作作风,在乡村振兴的潮流中,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发展好红色乡村旅游;借助天然的自然资源,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努力把西墙峪打造成休闲、康养、度假的后花园,山东省美丽宜居乡村,全国的旅游重点村……”

我问成成,在村里工作已经两年多了,个人有什么打算,她坚定地说:“大家都想往城里去,我就想扎根在这青山绿水间,在这里一样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村庄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做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女兵,一名‘90后’村支书,我要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离开西墙峪村时,我祝成成大成,问她啥时嫁人时,成成面含羞涩笑着说:“待到西墙峪‘名震八方’,腰包鼓起来时我就嫁人。”

□高明

( 编辑: 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