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丨和珅遁隐莒南的传说

临报融媒 2021-10-24 阅读次数: 17624

传说和珅为了皇帝的尊严,掩人耳目,不太过招摇,未敢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因他官列王侯之位,“王”字是他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王”字也有王城即皇城之意,“王飞翁”三字的意思是皇城飞来的老者。从皇城飞来之老者又如此富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巨贪和珅,此后该墓就被称之为“和珅”墓。

陈家临沭村位于莒南县板泉镇政府驻地西北四公里处。该村路东,一马平川的原野之上有一突兀而起的高土墩,即临沭墩。

唐朝时,曾在这里建有净水寺。寺院内有三教堂、藏经楼、泰山行宫、仙家楼和学堂等,有石碑十数座。寺院内参天古柏,苍黛雄伟,巍峨挺拔。寺院前为广场,广场内有一古国槐,粗约七八搂,树干近根部中空成洞,传说四个人在里面一起打牌,还能容下看热闹的。

就在这净水寺里,大清乾隆年间的一个秋日,来了一位很有来头却是布衣打扮的老者,约五十岁左右的样子,鬓生华发,衣着整洁,举止儒雅,气度不凡,一看就是个庙堂中人。他大大方方地找到方丈,自称家住莱州府,因家庭不和赌气外出,想在寺中住些时日。方丈应允,遂收拾房间供其居住。

这老者谈吐不俗,时露官腔,如“递给”说“呈上”,“看看”说成“阅览”等。经常和牌友小赌,输赢不大,不过输多赢少,但没见他缺过钱。

一次深夜,有一小和尚蹲在墙根出恭,见老者轻轻打开寺院后门,向北匆忙而去。小和尚好奇,悄悄尾随其后。庞家临沭村后有一大片松树林,林内多坟茔,小和尚一直跟到林边,见一棵松树上拴着一匹高头大马,鞍辔铮明瓦亮。小和尚蹑手蹑脚地向林中走去,见老者和一人在窃窃私语,隐约听到“风声很紧”“不能动”“忍耐”等语。谈了一会,那人飞身上马远去,老者独回庙中。

第二天,小和尚把昨晚的发现告诉了方丈。过了两天,方丈到临沂城办事,见城门上贴着的和珅像与寺中的老者差不多,又联想到老者不寻常的举止,就断定庙中的老者就是和珅。

到了冬天,老者和牌友玩牌到深夜,门外来了一个人,和老者非常熟,进屋后边跺脚边拍打着身上的雪说道:“好大的雪!”

牌友问道:“外面大晴天,哪来的雪?”

那人顺口说道:“山西!”

早晨,大家见到寺院外有一溜马蹄印,都说和珅在山西尚有未被查封的商号,是店伙计前来送钱的。只有和珅才有让如此高手夜行千里送钱的势力,这时大家才知道老者为什么总是有花不完的钱。

这老者非常有学问,一些文人墨客和他来往甚密,经常有学生拿着写好的文章请他指点。

南木庄尹开勋拿着文章前来请教,老者看完后眼睛铮亮,指点几处双手递还,走时起身送到陈家临沭村东的双桥。有人问他:“看别人的文章临走你连腚都不抬,为什么尹开勋走,你送到双桥?”他非常神秘地低声说道:“今年尹开勋,明年尹大人!”大家都半信半疑。到了第二年,尹开勋果然金榜题名,后官至湖北道台。此后老者声名大振,前来拜访者众,许多赶考的秀才进京前都绕道到这里请教。

因和珅在朝时掌管科举,对审阅文章很在行,从这一方面大家也断定眼前的老者就是和珅。

老者在净水寺过了五年,因病医治无效病故,死后葬于寺院东南舍林子里。

中国人有叶落归根的传统,许多在外的人去世后,他的家人总要想尽办法将其运回老家安葬。若受条件限制不能运回老家的,就暂时安葬在舍林子里,待有条件了再运回老家厚葬。该老者埋于舍林子里而非当地祖林地中,说明老者确实为一外地人。

当时这老者之墓为一不起眼的简易坟墓,墓前立一石碑,碑体通高约1米,宽约50厘米,右面上书“莱州府”,中间是“王飞翁先生之墓”,下首书“庞献龙”和方丈的法号,落款日期是“大清乾隆□年□月立”。

老者去世后,发现夜间有人偷偷为其上坟,所用碗、杯等祭器皆为金银器。

传说和珅为了皇帝的尊严,掩人耳目,不太过招摇,未敢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因他官列王侯之位,“王”字是他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王”字也有王城即皇城之意,“王飞翁”三字的意思是皇城飞来的老头。从皇城飞来之老者又如此富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巨贪和珅,此后该墓就被称之为“和珅”墓。

据附近年长的村民说,他们爷爷辈的时候,这个墓就叫“和珅”墓了。解放后某姓氏续家谱时,有村人言之凿凿地对外讲,他们的祖上曾是和珅的家奴,和珅出事后一起到此地避难。还说乾隆皇帝与和珅感情甚笃,是儿女亲家,念在他曾经为朝廷出了不少力的份上,关键时刻暗中放了和珅一马。

和珅的老对头刘墉的老家就是山东莒州诸城,和珅是聪明之人,他知道灯下黑的道理,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所以就到刘墉的老家遁隐。

被嘉庆皇帝赐死的是和珅的替身,而隐居在净水寺内的“王飞翁”才是真和珅云云。这些说道在附近村子里已流传上百年了,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着。

王家槐 手稿 尤作祥 口述 李凤苍 整理

( 编辑: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