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手记①丨临报记者褚菲菲:在坚守中迎接希望

临报融媒 2022-03-20 阅读次数: 12417

我们在蒙阴“疫”线

写这篇手记时,落笔的时间是3月19日21点46分,掐指一算,我和同事宋天健已经在蒙阴“疫”线坚守了3天零6个小时整。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永生难忘的事情,比如第一次穿防护服;比如遇到了很多让人破防的瞬间;比如核酸检测现场,医护人员李秋芳的面罩上,那密密麻麻的水珠……

穿着防护服的我们

第一次穿防护服

蒙阴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安全起见,派驻到蒙阴的记者们每天都要做一次核酸检测。3月17日早上9点多,在蒙阴县疾控中心做完核酸检测后,我们领到了连体防护服——这天,蒙阴县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启动,我们打算深入采样一线,记录全民齐心抗疫、坚守奋战的第一现场。

只是眼前这件我只在新闻报道里见过的防护服着实让人无从下手,因为它包含连体服、口罩、头罩、短鞋套、长鞋套、面罩、塑胶手套等。这个鞋套为什么分长短两套?怎么给了两双塑胶手套,是不是多给了?我和天健两人满头问号。

不过我俩不笨,见别的记者开始往身上套了,我俩便有样学样——先套上连体服,再是口罩、头罩、短脚套,短脚套后再套上长脚套,塑胶手套一层套一层,戴上面罩,撕掉连体服上自带的双面胶,将拉链位置死死防住,防护服也就穿好了。穿戴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步骤繁琐复杂,整个穿戴过程,我们大概用时30多分钟。

穿戴完毕后,众人都很困惑:这个防护服哪儿都好,只是配备的面罩好像自带磨砂效果,看东西模模糊糊的,真不方便。事后,在某小区采访采样点位时,一名医护人员在看到我们佩戴的面罩后,大惊,“这个面罩前后有两层塑料薄膜,你们不知道吗?”……众人傻了。随后,在这位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撕掉了薄膜,“恢复”了视力。

仅仅穿了2个多小时的防护服,我和天健就已感到疲惫,且有些透不过气来,可想而知那些一穿就穿一天的医护工作者们。感谢他们的无畏逆行和无私付出。

她的防护面罩上结满了水珠

3月17日,临沂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这天,蒙阴的天气也是十分“应景”,又是降温又是降雨。“全副武装”的医护工作者就在这种天气下,有序开展着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春雨绵绵,寒气袭人,一呼一吸之间,我们的防护面罩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别无他法,我们只得停下手中的活,将面罩上的蒸气擦干净,再继续埋头工作。反复几次,我和天健已然有些烦躁。就在这时,我们到达了第二个小区。

在小区一核酸检测采样点,我们见到了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的李秋芳。说是“见”,但透过防护面罩,已经看不清楚她的面庞,因为上面已经结满了水珠,而她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就这样隔着密密麻麻的水珠,做着核酸采样。

李秋芳的防护面罩上结满水珠

只见李秋芳手法娴熟地将一根根检测棒伸入应检群众咽喉里擦拭,整个过程迅速规范。事后,我了解到,在核酸检测点,这样的操作,一名医护人员至少要重复几百上千次。

检测工作紧张而有序,我和天健不好过多打扰,只来得及拍下一张照片、一段为时10秒钟的视频。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蒙阴县内,像李秋芳这样的医护人员不在少数。正是有了他们,3月20日,在临沂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蒙阴县已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这一句话掷地有声。

淳朴真诚的蒙阴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蒙阴县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迅速“应战”。在蒙阴“疫”线的这几天,我和天健深感蒙阴人淳朴、真诚。

他们朴实利落。3月15日,蒙阴县在全县范围内实施静态管理,这使得300余名货车司机滞留于垛庄镇205国道。朴实的蒙阴人没有坐视不管,他们时刻记挂着这些滞留司机,并于3月16日积极筹备物资,为他们送去了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生活保障物资。

为了让滞留司机们尽快拿到核酸检测报告,孟良崮医院还为他们开设了核酸检测“绿色通道”。3月16日下午至3月17日凌晨,在蒙阴人民的帮助下,这些货车司机全部顺利过境。

他们真诚可爱。这次的“倒春寒”威力着实不小,每次外出时,即使穿着最厚的外套,但小伙伴们有时还会觉得冷。这几天负责接送我们的司机师傅见状,硬要把他还没穿过的保暖内衣送给一位穿着较薄的同行。同行很是感动,我们知道后也深受触动。

3月20日,春分节气至,肆虐多天的寒潮终于渐行渐远。再过几天,蒙阴的桃花该开了,愿疫情早日结束,我们一起出门踏青赏花,恣意感受花草清香。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