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 产自临沂丨沂蒙泥哨:吹响走向世界的乐章

临报融媒 2022-04-21 阅读次数: 5900

挖捧粘泥,捏个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折一条柳枝,用柳尖的一头在捏好的泥巴造型上扎出气道和哨嘴,再扎几个孔,就做成了泥哨。小小泥哨可以吹出欢快的哨子声音。

很久很久以前,沂蒙山区的娃娃就有做泥哨、玩泥哨的习俗,沂蒙泥哨曾是沂蒙娃最受欢迎的玩具,有的是孩子自己动手做的,有的是买的或者用东西和货郎换的。大人为泥哨系上五色线,给孩子们佩戴在胸前,寓意吉祥,可观可玩。

世界埙哨博物馆内的泥哨墙

传统的沂蒙泥哨造型粗犷夸张,外观朴素奇巧,造型简练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沂蒙民间文化气息,是沂蒙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河东区九曲街道褚庄村制造泥哨已有340余年历史。据《中国民间玩具简史》记载:临沂市东去三里的褚庄,盛产牛头哨、双音哨……这些泥哨均设双孔,一深一浅,一粗一细,吹奏时声音一高一低,双声共鸣,十分悦耳。而临沂出土的汉代吹泥哨陶俑,则见证着沂蒙泥哨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只长约寸许的自制大漆工艺葫芦泥哨,精致小巧,被沂蒙泥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宗沛常年戴在胸前,可吹可赏,也可当救生哨。

张宗沛吹奏茶文化元素六孔泥哨

这位沂南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遵循参加过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父亲“将来有机会要给老家做点有益的事”的叮嘱,立志为家乡作贡献。天南海北做国际贸易采购的他机缘巧合与沂蒙泥哨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年在山东采购期间,张宗沛跟着《抢救民艺》这本书,跑了山东十四个地级市,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村跑,收集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品,其中就有沂蒙泥哨。他把泥哨带回上海,母亲见了告诉他:她小时候就会做泥哨。去过意大利的张宗沛知道意大利有个国际陶笛节,母亲的话让他意识到沂蒙泥哨是可以和国际接轨的民间艺术,从此便萌发了把家乡的泥哨打造成中国品牌,融入国际交流的梦想。张宗沛从此开启了沂蒙泥哨非遗文化传承之路。

世界埙哨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界各地的泥哨

2011年,张宗沛在河东区相公街道建立了自己的沂蒙泥哨工厂,进行系列产品的研发。他购买世界各地的陶笛,研究比较不同品牌的陶笛,研究世界泥哨的发展史和制作工艺,碰到技术难题就自己反复试验,不断改进,逐步创新开发出沂蒙泥哨系列产品。

张宗沛和北京乐器研究所共同起草了中国泥哨行业标准,先后策划了2014年中国第一届国际泥哨节、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泥哨文化论坛。自2015年起,张宗沛开始举办全国泥哨教学培训班,在国内十几个省、市、地区的学校开展泥哨教学。在张宗沛的推广下,我市已有多所小学开设了泥哨制作和吹奏课程。他还带着沂蒙泥哨先后参加了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美国阿纳海姆乐器展、德国法兰克福乐器展、日本东京乐器展等,让国际乐器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沂蒙泥哨。

受古代欹器启发,张宗沛研发出更适合中国人吹奏的沂蒙泥哨

位于沂州古城的世界埙哨博物馆

2021年,张宗沛在河东区政府和沂州古城支持下,在国内外朋友帮助下,筹建了中国首个世界埙哨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泥哨:宁夏泥哇呜、贵州黄平泥哨、河南浚县泥哨、阳谷泥哨、沂蒙泥哨,还有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巴西、瑞士、秘鲁、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泥哨。在世界埙哨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泥哨,还能感受到泥哨制作与吹奏传递出的文化教育理念。

中国茶文化元素礼品泥哨

受古代欹器启发,张宗沛经多年酝酿,几易其稿,设计出小口尖底瓶造型的泥哨,并在全市及全国学校间推广。此款泥哨左右对称,符合人体工程学结构,特别适合中国人的吹奏习惯。此外,此款泥哨以器励志,希望孩子们尊重师长和知识,通过学习艺术美育德育,懂得“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人生哲理。张宗沛设计的中国茶文化元素泥哨礼盒,由一个粗陶功夫茶杯、一个白瓷功夫茶杯、一把骨瓷茶壶组成。两个小巧玲珑的茶杯同时是可吹奏的六孔泥哨,既弘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又传承了特色沂蒙泥哨文化。

沂蒙泥哨这一古老朴素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必将吹响绚丽的时代回声!

临报融媒记者 王泓钧 实习生 刘家君

(原载2022年4月21日《临沂日报》A2版)

( 编辑: 李璐 lbhdz@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