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教20多年,她始终遵循“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为师之道,立足三尺讲台,不问收获,默默耕耘。
爱岗敬业情驻三尺讲台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王春梅深感重任在肩,在教学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王春梅在深入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用新理论、新观点拓展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能够与时俱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实战中锻炼自我,多年来,她坚持参加各类讲课比赛。在备赛过程中,她一遍遍修改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环节,力求完美。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王春梅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2016年11月担任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沂蒙精神形势政策党支部书记以来,王春梅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党支部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在工作中注重与支部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对入党积极分子用心帮扶,所在党支部在学院的年终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大爱于心助力学生成才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关心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
作为思政课老师,王春梅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看得尤为重要,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与学生交心交谈,充分利用微信、QQ群等信息平台增加与学生的“黏性”,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因此与许多专业的学生都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王春梅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还体现在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上。她教授的学生中有多人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此,王春梅不遗余力,从项目内容的确定、项目研究的推进、项目结题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在学生懈怠时及时鼓励,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跟进引导,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主持项目的同学都能及时发表论文并顺利结题。
精神传承倾心红色育人
王春梅在从事《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课程讲授和沂蒙精神学术研究过程中,深受沂蒙精神的浸润和影响,形成了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服务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自觉性。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沂蒙大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声情并茂地讲述沂蒙精神事例,并注重对其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行总结提炼,站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总结沂蒙精神的价值和启发意义,真正达到让沂蒙精神进学生头脑的教学效果。积极参与对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教研室的工作,在教研室需要录制线上课程录像的时候,从脚本的写作到视频的录制都认真仔细及时完成。
在组织学生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时,认真组织实施,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完成现场教学任务,体现了一名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影响力,她还注重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先后发表有关沂蒙精神的论文多篇,申请并主持了省级沂蒙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整理了沂蒙新老红嫂的故事并编著出版。
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王春梅还通过讲党课、作讲座等形式不断扩大沂蒙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她曾经远赴淄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作沂蒙精神主题讲座,在兰山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会议暨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建言献策。
二十年风雨兼程,初心不改;二十年春风化雨,潜心育人。王春梅为临沂大学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政课,也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最美教师”,她以理想信念指引教书育人,以道德情操践行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撒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在春风化雨中写下了立德树人的最美注脚。
临报融媒记者 衣方杰
通讯员 凌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