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头条丨沂南:富裕村居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走在前

临报融媒 2022-08-08 阅读次数: 20236

沂南,曾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穷思变,变则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沂南县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谋划开展富裕村居建设,通过搭建平台、要素赋能、精准保障,着力探索集体增收、群众受益、企业发展多方共赢新路径,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枣林庄村靠近县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老年人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土地或种满树木或闲置撂荒。今年,该村采取党支部创办合作社模式,流转467户农户土地1000余亩,与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并引进界湖街道国有公司、龙头种植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了千亩有机绿色种植基地,形成了“党支部创办合作社搭平台、街道国有公司垫资金、金丰公社主运营、青果食品公司保回收、保险公司作保障”五位一体模式,相互赋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合作后,村民一亩地可以拿到1300元,村集体也增收20多万元。一些年纪大的村民在农业园里打零工,每天也有不少的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书勋介绍。

眼下,像枣林庄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引领富裕村居建设在沂南县比比皆是。今年以来,沂南县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党组织引领、特派员推动、合作社主导、合伙人共建的思路,积极谋划富裕村居建设,探索了集体增收、群众受益、企业发展多方共赢新路径。蒲汪镇张家汪湖村成立合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200余亩土地和村集体仓库统一发包,年可实现群众土地收入保底10万元,集体增收5万余元;岸堤镇田家北村盘活村内500余亩土地,与山东鲁供丰禾农业服务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由公司负责良种、化肥,村集体管理,实行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村集体可实现年收益26万元;湖头镇肖宋哨村党支部创办的永宝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6个村庄流转土地1200余亩种植金银花,带动10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依汶镇店子村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将沂蒙老区特色产品超市开到了济南中国重汽集团总部餐厅,营业4个月销售收入达到2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增收5万余元。

致富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谋振兴。这几年,沂南县总结形成了“飞地经济”、国企助力、物业经济等村级增收“十种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全县36%的村新上产业项目,集体经营性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为推进富裕村居建设开辟了更多新路径。界湖街道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就解决了村居“实力有限无法投、没有地方无处投、看到项目不敢投、没有资金不会投”的难题。小微产业园区项目由街道国有公司统筹进行园区规划、项目建设,整合村级资金入股参与分红,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缺厂房的问题,又为“有钱没地、有地没钱、既没钱又没地”的不同类型村居实现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民稳定分红,实现了经济发展“村内经营到村外、粗放经营到集约、分散经营到集中”的转变。

今年,沂南县又探索实行了乡村振兴特派员、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以县直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主体“,一村一员”选派296名乡村振兴特派员,推进与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有效衔接,旨在进一步优化城乡要素资源配置,发挥企业优势、盘活村级资源、推动合作共建共赢,赋能富裕村居建设。

“特派员帮我们梳理了村内资源特点,盘活了80余套闲置院落,细致整合后集中发包给乡村振兴合伙人企业山东弘顺食品有限公司用作职工宿舍,为村集体再入一桶金。”张庄镇谭家峪子村党支部书记尹作夫介绍。闲置院落的再利用既解决了企业职工住宿问题,又增加了群众收入,还为谭家峪子村村集体每年带来4万元的收益。同样,在青驼镇刘家河疃村,盘活闲置老学校院落,由乡村振兴合伙人企业投资,把加工车间搬到村中,老百姓家门口就可实现就业,工人月收入可达3000至5000元,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在苏村镇牛家小河村,在乡村振兴特派员吴群烽的牵头下,村里盘活83亩闲置土地入股临沂市康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实现集体年增收19万元,帮助43人就业。

“富裕村居建设是沂南县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探索出的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强村带民富、以增收强服务的共同富裕新路子。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多部门联合推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擂台比武’等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村干部由被动‘等’收到主动‘创’收转变,进一步助力我县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中走在前列。”沂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晓蕾说。

临报融媒记者张萍通讯员尹君 沈森 杜洁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