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重视技术工人队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深入学习、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争做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卓越人才,7月24日-26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赴沂南县农村建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在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团总支书记朱海勇带领下,到沂南县双堠镇、马牧池乡等地,探访红色建筑、调研传统村落建设和农村建筑工匠发展等,关注沂蒙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助力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
探访红色建筑,致敬峥嵘岁月
进入沂南县境内,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红色文化气息: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遗址、鲁中革命烈士陵园等182处革命遗址散布乡间,实践队仿佛置身在一个巨大的红色博物馆中,到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遗址。
7月24日上午,实践团队到达沂蒙红嫂纪念馆,瞻仰红色建筑,追忆先辈们的峥嵘岁月。刚进展馆,栩栩如生的雕像映入眼帘,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实践队一行瞻仰了沂蒙红嫂纪念碑,边走边看,一幅幅战争年代景象涌现眼前:办起战地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带领妇女架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无私奉献拥军爱兵的“沂蒙妈妈”胡玉萍等许多沂蒙红嫂,她们是千千万万沂蒙妇女的杰出代表,她们用圣洁的乳汁抢救了战士的生命,用她们的血和泪、爱与恨,弹奏出撼人心魄的最强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调研传统村落,传承红色文化
7月25日,调研实践队来到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西寺堡支部党群服务中心,对常山庄村展开实地调研工作。
常山庄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村中主街长达2公里,主街两侧基本上是清末至解放初建立的民宅,清一色的当地石墙、石屋、石街,保留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山村风貌,吸引了百余部影视剧在此拍摄。
实践队对这些古村落不同时期的建筑进行信息采集、拍照,对部分古建筑古村落进行实地测绘,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了附近村庄的建筑风格,并与当地村民、建筑工匠进行深入交流,充分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实践队调研了解到常山庄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相关方面,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5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打造了旅游扶贫“常山模式”,让昔日贫困落后的沂蒙山村变成“山美水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的现代化新农村。
依托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7月25-26日,实践队成员深入红色村落,走访乡村建筑工匠,参与建筑工匠现场作业情况。经过调研了解到,农村现有建筑技术比较落后,设备也十分陈旧;对于建筑技术的学习较多停留在“观察模仿”“代代相传”的模式,农村建筑工匠有一身手艺,但大多数靠经验施工,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些作业过程中工匠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
实践队依托学校与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建筑工匠培训”项目,联系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对当地建筑工匠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68.6%的建筑工匠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87.9%的建筑工匠非常愿意接受建筑技术培训且认为培训对自我能力提升很重要。实践队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介绍了农村住房建设基本知识、建筑识图、农房施工技术、申请审批、工程验收、抗震加固等知识,为乡村建设工匠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指引。
本次调研,实践团队通过对沂蒙红嫂纪念馆等参观学习和对乡村建筑工匠的调研,受到了教育和精神的洗礼。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沂南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一处处革命历史遗址,一座座红色建筑展馆,就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一篇篇生动的传统教育教材。对实践队及广大青年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沂蒙精神,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讯员 朱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