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四好农村路” 助推老区乡村振兴——临沂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纪实

临报融媒 2022-09-30 阅读次数: 6850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南邻江苏,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911.26公里,其中县道4394.31公里、乡道5135.39公里、村道19381.56公里,居全省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树牢“人民交通为人民”理念,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开展“沂蒙幸福路”建设,做足“美丽农村路+”文章,打造具有临沂特色、彰显沂蒙精神的示范样板路,带动了沂蒙革命老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在临沂召开,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出席并讲话。所辖蒙阴县、沂南县被授予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费县、兰陵县被授予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做到“四个坚持”,完善长效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将乡村振兴元素融入交通规划,科学谋划全域美丽农村路网建设。先后出台了《临沂市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临沂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临沂市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持续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促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美丽农村路建设任务,重点打造“两圈、两带”,即“环蒙山生态观光圈”“沂蒙红色文化旅游圈”和“美丽沂河休闲带”“古道沭河风光带”。计划用两年时间,高质量提升打造1037公里农村公路环线,通过县域环、乡镇环等方式使美丽农村路串点连线、连线成网,形成内外联动、亮点突出的美丽农村路路网。

——坚持管养并重。实施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路长制+”管养模式,通过建立路长制队伍、日常养护队伍、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健全巡查制度、会议制度、通报制度、监督制度,做实“路长制+”文章,延伸路长制应用链条,着力构建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通过建设农村公路数字化平台,将全市农村公路基数数据、计划管理、建设管理、养护评价、非现场执法、两客一危、道路监控、公交运营等数据整合到“一张图”上,提高农村公路综合管理效能。拓展“一码服务”应用范围,为公众提供公路资讯、路长信息、周边景点、产业园区、物流、出行服务、随手拍等服务场景,提升乡村振兴服务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临沂作为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出台了《临沂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管理养护体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明确了市、县、乡、村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市乡村振兴考核范围,实行日常考核和年度集中考核相结合。积极推行养护市场化改革,全市县道日常养护均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取养护单位,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探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道路管养经费与城市道路保洁费用一同纳入政府预算。创新投融资机制,兰陵县实施了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将保险机制引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开拓了公路管养购买公共服务新领域。沂水县正在尝试利用平台公司与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计划采用EPC+F模式进行捆绑打包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养护。

——坚持示范引领。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活动,共有21条线路参与评选,网络投票浏览点赞量达到68.4万人次,有力的促进了全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擦亮了“沂蒙幸福路”品牌。交通运输部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发布暨“我家门口那条路”山东展示周活动在临沂沂南启动,“爱尚沂南‧红色之旅”环线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沂水县泉重路、蒙阴县孟良崮云蒙湖环线获评公路学会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郯城县“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入选交通运输部2021年度“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2021年10月3日“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老区新颜唱响沂蒙颂歌新乐章》,大篇幅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进行了报道。

注重“四个结合”,实现特色发展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公路+产业”工程,主动服务兰陵蔬菜、蒙阴蜜桃、沂州海棠、郯城银杏、临沭柳编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通、串联国省干线、县乡道。随着农村公路提质增效行动的深入开展,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公路沿线催生了观光休闲产业、种植产业、生产加工企业等,打造了一批“果品小镇”“制造小镇”等特色小镇。一条条美丽农村路,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通道,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打造投资洼地。

——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巍巍八百里沂蒙,崮险岭峻,沂河、沭河萦绕如带。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天文历算学家刘洪、宗圣曾子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诞生在这里,《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同时在临沂出土,震惊世界。临沂深挖沂蒙文化内涵,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水城商都、温泉养生、乡村休闲、研学旅游”有机融合,将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影视基地等相串联,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高地。公路两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通达度、便捷度、美誉度显著提升。美丽的农村公路已不仅仅是一条公路,而成为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的一部分。

——与红色资源相结合。临沂是沂蒙精神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涌现出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省级人民政权。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山东省政府旧址等串联成珠,将沿途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巧妙融入交通驿站、停车港湾、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中,使美丽乡村路变成爱国教育路、沂蒙精神展现路。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山东:传承沂蒙精神谱写发展新篇》,其中报道了临沂市临沭县朱村:现在的朱村与外界连接道路四通八达,红色旅游区平均每天接待上千人,特色种植园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焕发了新活力。

——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持一路一模式,一路一特点,将生态保护贯穿到公路建设中,围绕乡村生态振兴,突出路域特色,为古树、古迹让路,绕湖环山,形成了柳荫大道、槐荫大道、白杨大道、银杏大道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路。同时在公路两侧设置微地形、观景平台、休息驿站,山石景错落有致,路湖树相映成趣,将山区特色、沂蒙风情、休闲生态融为一体,美丽农村路串联起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实现三个“因路”蝶变,凸显叠加效应

——因路而美。自2021年开展“沂路醉美”行动以来,临沂因路而美、因路而闻名。临沂市沂南县是红嫂家乡,也是历史文化名县。通过打造“爱尚沂南‧红色之旅”环线,把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5处4A级景区、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等7处3A级景区、竹泉村等2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等旅游景区串点连线,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孟良家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曾经被世界粮农组织专家确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三山沟村,如今已成为乡村特色旅游示范村。乡村生态游蓬勃发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沂南成功创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因路而富。“要想富,先修路”。以“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新定位为指引,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将农村公路修到了田间地头,修到了果园基地,修到了厂区景区,修到了人民的心坎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路、产业路。蒙阴县是果品生产大县,美丽农村路建设让“最后一公里”摆脱了“大道好走小道烂”的果品运输窘境,让果品远销新加坡、英国、迪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果品12亿公斤。美丽农村路建设,为沂蒙革命老区铺设了发展的快车道,架起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增收致富的桥梁。

——因路而畅。路通民心畅。农村公路是“毛细血管”,只有疏通微循环,才能畅通大动脉。通过实施村村通硬化路、户户通工程、窄路加宽改造工程等,打通了农村公路网络的“末梢神经”,让群众踏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实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临沂市沂水县依托完善的农村路网,紧紧抓住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有利机遇,把物流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和提升竞争力的综合配套产业来培植,整合各方资源,设立县级农村物流分拨中心1处,在全县布局物流服务站18处,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点2622个,构建了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同时,开通了串联起乡镇、村庄服务站点的专线货运班车,实行定车、定线、定站式“客运化”运行,切实促进了交通与农旅项目融合发展。着眼提升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起以城区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为主体,预约班车、定制公交、旅游专线为补充的全域公交一体化发展格局,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实施乡村振兴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日益提升。

临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经验启示

立足交通先行,以高视野谋划顶层设计。近年来,临沂始终坚持交通先锋的科学定位,坚持规划引领、稳扎稳打、群众视角,用心谋划好“最美农村路”顶层设计画卷。把部门责任与群众需求一体考虑,将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台账,把路建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规划布局与乡村振兴一体设计,将农村路网规划布局与激活沿线各类经济文化元素有效串联,实现路畅通与经济活、文化兴、旅游旺的统一;把计划制定与后续管理一体谋划,科学确定建设定位和标准,实现高起点规划与高水平管理无缝对接。

着眼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突破提升管养水平。实践证明,唯有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才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临沂市借助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从健全权责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入手,通过加强组织制度保障、建立多元融资渠道、全面推行“路长制”、加大农村公路数字化运用程度等多个方面,逐渐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为农村公路科学管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典型选树,以示范引领推动共同协调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成绩,临沂没有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是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不断探索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相继开展全国、省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县)创建、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县区创建、参评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高标准召开全市“公路路长制+”现场会、“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促进会,打造样板,以点带面,促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坚持因地制宜,以求是求精打造精品特色路。临沂的农村公路发展与全国、全省一样,发展水平不均衡,全面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临沂按照“先行一步干起来”的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先行先试,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例如铜井—孟良崮、竹泉—马泉创意园等公路依山而建,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云蒙湖环湖大堤依水而建,打造成集绿色生态、观光旅游、竞技比赛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通道;费县石井镇光伏大道依产业而建,带动11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5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走进老区看新貌》,对曾经“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现成为“物流之都”的临沂进行了重点报道,生动展现了老区的发展巨变。如今,在这片写满红色记忆的热土上,广大交通运输人正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征程上奋力前行。

临报融媒记者 安连荣 李守磊 通讯员 尹鑫 赵明

( 编辑: 郑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