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减灾,看“临沂力量”

临报融媒 2022-10-13 阅读次数: 5709

市城管局下足四个功夫构建四个体系

防汛减灾,看“临沂力量”

随着国庆节期间一轮强降雨的结束,临沂市2022年汛期实现安全下汛。今年汛期,临沂城区发生8次强降雨过程并受台风“梅花”影响,如市民所期,原来积水点均排水顺畅,城市防汛经受住风雨考验,市民雨天出行更加方便。

从多年前的降雨就可能积水,到如今基本实现大雨不内涝、暴雨不成灾,近年来,市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履行城市防汛部门牵头职责,大力推进城市内涝治理,推动城市防汛工作发生根本性、全方位变化,连续9年实现城市安全度汛,为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补齐短板上下“硬功夫”, 全面构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

近年来,临沂市将内涝治理作为城市建设、更新的重要一环,用好“政策、资金、项目”,实施工程带动战略,推动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全面提升。

在坚持规划引领前提下,临沂城区依据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建立中长期积水点治理项目储备库,按照“远近结合、分期分批”的原则制定年度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2019年以来,市区两级累计投资28.74亿元,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34公里、方涵16.7公里、泵站10座等,治理积水点69处,临沂城区历史上的重要易涝点逐步消除。目前城区遇一般性降雨不会发生积水现象,遇强降雨积水能够在降雨结束后及时消退。

畅通排水系统的关键在于贯通主要水路,市城管局坚持系统发力,通过建设大型排水方涵、强排泵站等方式,先后打通了五洲湖南片区、八一路片区、宏大路片区等十余处大片区的排水主通道,同步改造沿线周边管网,形成“管网——主涵——河道”的完整畅通的收集排放体系。所有新建工程雨水管网、方涵等设计重现期执行大城市中心城区5年一遇标准上限值,实现了最大排水功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治理前后的巨大变化。

为加快推进老城区市管区域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市城管局坚持综合治水,计划在2023年前完成36条道路、81.5公里,并对780多公里雨污水管网进行检测修复,2025年前实现合流管网全部清零的目标。全面实施北城新区雨污错接整治,先后治理293公里市政管网以及180多个小区、单位等排水单元内部错接问题,恢复从排水户到管网的全程分流,提升管网运行效能。

在深化机制上下“实功夫”, 建设协同高效的防汛指挥体系

多年来,临沂市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紧紧抓住机制建设牛鼻子,做到“指挥、行动、监督”三位一体,确保响应快速、组织有序、流程顺畅。全市建立了市级统筹、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城市防汛工作机制,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22个街道、385个社区全部成立城市防汛机构,对中心城区防汛实行统一指挥,加强对各县的防汛指导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全市一盘棋的城市防汛工作格局。

在完善制度流程方面,临沂市还建立了会商决策、预警发布、指令下达、响应启动、信息报告的闭环式防汛模式,对照最新标准修订完善城市防洪、城市防汛、闸坝调度、车辆布防等预案方案,组建城市防汛专家库,健全制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城市防汛工作迈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提升整体应汛效能。同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落实、预案制定、队伍组建、物资储备、重点部位防范等情况的检查督导。汛前开展多层次检查,县区、部门自查、市级抽查,有效消除风险隐患。汛中实行“一雨一考核”,对每次降雨应对情况进行通报,抓好问题整改。

在专业建设上下“真功夫”, 建智能精准的信息化平台体系

临沂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对标先进地市提升防汛队伍能力和物资装备,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达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准,大幅提高了应急防汛效率。

按照“属地为主、多级保障、专业应急”的原则组建多元化城市防汛队伍,全市各级现有城市防汛队伍2.3万人,明确每支队伍的人员名单、召集人。其中临沂城区部门(行业)抢险队伍57支、3200人,基层防汛队伍230支、1.25万人。根据需要调动应急、消防、军分区、武警等专业力量,动员社会专业组织参与防汛抢险。每年开展演练培训,2022年举行临沂城区防洪排涝综合应急演练,设置13个课目,30个部门单位、900余人、200多台装备车辆参加,提高了队伍实战能力。

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实行政府主导、分级存储和社会化协议保障相结合的物资储备方式,打造高端化物资装备库。全市共有城市防汛物资储备仓库44 处,签订物资调用社会化协议172 份,备齐备足编织袋、挡水板、警示牌、防汛雨具等常用物资和排水泵、救生艇、挖掘机等抢险设备。市级配备龙吸水强排泵车17台,移动排水能力3.3万立方米/小时,在应急排涝除险中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市城管局驰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排涝抢险,累计排除下穿积水30多万立方米,为郑州恢复灾后重建赢得宝贵时间。

市城管局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研发智慧排水防涝平台,打造了智能化防汛平台。平台包括12个应用系统,实时监测城区400余处低洼区域积水深度、河道水位、排涝流量等信息,并共享公安交警道路视频监控和气象、水利等部门数据,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内涝监测一张图。同时实现130多座闸坝、泵站的远程控制、一键启闭,依托车辆管理系统和视频对讲系统科学指挥防汛车辆、人员。平台自运行以来,对每次降雨进行精准监测预警,为防汛决策指挥提供了强大信息支撑。

在防范应对上下“细功夫”, 构建科学有力的防御抢险体系

2019年以来,共有效应对37次强降雨和3次台风天气,防范沂河60年一遇洪水和临沂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二多值降水,保障城市未发生较大灾害损失和人员死亡。

市城管局依托城市防汛指挥平台,汛期全天候监测雨情水情汛情。气象部门发布重要天气预警时,第一时间报告同级防汛指挥长并建立直达社区防汛责任人的临灾暴雨预警 “叫应”机制,确保预警全覆盖。各级防汛责任人在接到指令后,半小时内到岗到位。统筹城市防洪和防汛、外河和内河、上游和下游,建立河道、水系联排联调机制,密切关注沂河等主要河道行洪,保证城区积水高效外排。

各级各部门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故教训,强化重点部位防控,对中心城区重点部位“一处一策”落实预案措施,做到定人、定岗、定责。明确37个铁路涵洞、90个立交下穿、42个过街通道、隧道的专门值守人员,安装积水警示系统,施划涉水警戒线,配备警示牌、挡水板、沙袋等物资,发生较深积水时及时实施交通管控。明确66个地下商超、24个公共建筑地下车库、389个小区地下车库以及地下人防设施的管理主体和抢险人员,行业部门加强调度监督,遇极端天气落实关停措施并提前疏散人员。在重要领域防范上,相关部门按照分工抓好地质灾害、学校、在建工程、企业等度汛管理,高铁站、飞机场、汽车站等管理运行单位加强场站排涝,建立城市熔断机制,一旦预判可能发生较大范围积水险情,果断停工、停业、停课、停运,将灾害降至最低。

临报融媒记者 王友军 通讯员 程亮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