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二十大时光丨临沂:擘画乡村振兴美丽富裕新蓝图

临报融媒 2022-10-19 阅读次数: 19848

临沂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擘画乡村振兴美丽富裕新蓝图

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村富则国家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关于乡村振兴的任务举措,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施乡村振兴,正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八百里沂蒙的红色土地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已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的新观点、新论点、新思想,加快推动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市派沂南县第一书记工作大组长李全义说,当前沂南县第一书记突出主业抓落实,结合“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推进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机制,通过建设高标准蔬菜育苗大棚,打造苗蛋、预制菜等食品加工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园产业和生态乡村旅游业,建设温泉康养休闲区等,全面推进产业振兴。

走进河东区汤头街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逯长沟村,在高效农业产业大棚里,一场场直播热火朝天。“我们通过深挖逯长沟村资源禀赋,打造了‘逯长沟西红柿’和‘逯长沟山泉水’两个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现在村民听了二十大报告,发展的劲头更足了。”河东区政府办公室派驻逯长沟村第一书记李强介绍,目前,逯长沟村以品牌化运营理念试水“直播带货”,每售卖一件村集体就可增收3.5元,仅此一项就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让全市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充满干劲。“粮食生产只能进,不能退。”市农技中心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站长赵锦彪表示,坚决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等普及行动,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配套技术示范,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坚持科学种植、推广设施蔬菜产业的信心。”齐鲁乡村之星、临沂清春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清春表示,合作社依靠发展设施蔬菜,带动1.2万余名农民共富,接下来将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管理方式和种植模式,推动设施农业向智慧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争取在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上取得新突破,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无农不稳,无粮不安。“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过去,我们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自从成立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我们村现在‘抱团种粮’,粮食比去年增产不少,总产、单产、品质再创新高。”在沂南县砖埠镇,种粮大户薛良喜自信满满地说,“二十大报告说,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做得更好、端得更稳。只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他介绍,合作社计划今年年底完成土地流转五千亩,进行水果玉米的标准化种植、机械化采收、产业化加工,帮助周围近五千农户共同增收。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人才。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的期待时,马云青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作为一个扎根基层的“职业农民”,他返乡创业成立了费县云青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和费县长行葡萄研究所,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与研发,还帮助培训果农600人次,带动30户农民脱贫。“我们建成了葡萄生产示范园,进行双龙干和单龙干对比试验,大大提升葡萄的品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2000亩避雨设施葡萄。”马云青说,他希望能带动更多农民朋友共同致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田园综合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山东峪泉田园集团广大职工表示,将继续围绕市委“以红带绿、以绿映红”发展思路,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发挥国有资本优势,加强“农文旅融合、景田村一体化”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国企贡献。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里投资了420万元,完成户户通道路建设,搞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费县胡阳镇北尹村党委书记石廷德说,村里将继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并依托费县通用机场落户该村的优势,围绕无人机制造、航空驾校等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做大做强木业产业链,对全村110家板材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实现‘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群众能致富、集体再壮大’的目标。”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蒙河双堠水库的重大决策部署后,市有关部门、沂南县、蒙阴县抓住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齐心协力加快建设。“蒙河双堠水库对促进库区周边乡村振兴、完善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沂南县双堠镇党委书记左潇河说,全镇上下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群众最关心的工作,积极融入临沂商城地产品加工和沂南县劳保用品产业发展布局,用心打造精品小城镇,统筹村居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保障服务能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王慧 汤婷 朱鹏 参与采写 张萍 孙晓光 孙飞霞

( 编辑: 梁子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