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丨临沂市蒙阴县作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实践案例分享

临沂生态环境 2022-12-16 阅读次数: 5857

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4日下午,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蒙阴县分局赵英利与联合国环境署张林秀女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马超德先生,在“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边会上,分别进行了案例分享。“蒙阴县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实践”——《新桃花源记》的故事,向世界人民分享展示了中国蒙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蒙阴经验和智慧。

新桃花源记

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名作《桃花源记》中讲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向世人描述了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象,而蒙阴就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蒙阴县因地处山东省第二高山蒙山之阴而得名,自西汉初置县,至今2000多年历史,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秦朝著名将领、毛笔改良人蒙恬,东汉天文历算学家、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的故里。蒙阴是典型的山区县有520座山峰、178条河流,有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岱崮地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有“崮秀天下、世外桃源”的美誉。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蒙阴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了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实践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乡村兴、群众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生态立县。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大生态格局,建设山水生态美、城乡家园美、百姓生活美的美丽家园。一是规划引领。编制《蒙阴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规划体系,大到一座山、一条河,小到一棵树、一块石、一只野生动物,都用制度保护起来,落地应用生态红线监管、“三线一单”,分级分类管控自然生态空间。二是综合治理。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科学内涵,以环蒙山、云蒙湖周边区域为主,一体化推进涵盖森林资源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内容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工程,探索系统性、长效性治山、治水新路径,全县林木覆盖率超过73%,空气环境质量年均改善9%以上,境内44条河流全部为优良水体,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三是系统保护。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快生物多样性观测点建设,典型鱼类达到46种,鸟类150种,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128种,黑鹳、东方白鹳等国家I级保护动物由“稀客”变为“常客”,桃墟前城村有被誉为“北方红木”的楸树5000余棵,树龄30年以上,每棵价值过万元,是中国江北最大的楸树林片。

二、生态富民。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桃树的故乡,桃因其肉质鲜美,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果”,寓意长寿、吉祥、多子多福。蒙阴县是中国桃乡,拥有蜜桃品种300余个、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20亿斤,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县级首位。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桃资源,以桃为媒,构建起生态与富民结合的循环产业链条,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第一条是“兔沼果”。通过果叶喂兔,兔粪入沼,沼液沼渣还田,蒙阴蜜桃、长毛兔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蜜桃销量全国遥遥领先,品牌价值高达266亿元,长毛兔、肉食兔存栏700万只,年加工兔毛40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县果品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每年老百姓的卖桃收入都在50亿元以上。第二条是“果菌肥”。果树残枝粉碎后种植香菇,采菇后的菌棒制成有机肥,年产菌棒1000万棒,出菇加工香菇酱系列产品,80%出口欧美市场,成为国内外餐桌上追捧的美食。第三条是“农工贸”。蒙阴山地丘陵面积达94%,初春时节,万亩桃园竞相开放,漫山的桃花烂漫、桃源美景,使产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农耕变体验、空气变人气,既涵养了青山绿水,又引来了游人如织,还招来了万千食客、文人雅士、投资志士,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以上,桃产品加工贸易业鳞次栉比、蓬勃发展,对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生态强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我们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把“两山”转化效率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成色的最显著标识:一是开展县乡村三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发布县域GEP核算成果,2021年全县GEP达到315亿元,实现了生态产品“可度量”。二是建立生态产品金融赋能体系。探索古树名木“生态贷”、森林资源“碳金融”、整村授信“GEP贷”,完成首笔森林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7000万元、首笔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整村授信4300万元、首单民间林长森林碳汇价值保险150万元,建成“两山”碳汇林,打通了生态资源变资本的通道,“绿色账本”成功变现。三是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建立县乡村三级“绿色银行”,集中收储和规模开发生态资源,建立生态产品招商项目库,形成了“闲散土地利用、山水资源整合、沟域综合开发、生态文旅赋能”四种生态产品开发模式,为绿色发展赋能增效。一幕幕“两山”转化的缩影,构成这片绿色土地谋求共富发展出路的生动写照。蒙山脚下的百泉峪村,过去靠采矿为生,后来对矿坑采取回填栽树复绿、深坑蓄水形成水系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再借助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生态授信等模式,发展起农家乐、乡村游,百姓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实现了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的华丽转身。

《桃花源记》中的美景,令人向往,此中人却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蒙阴的生态美景,一样令人心驰神往,我们却是热情开放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这里,我们向中外友人发出邀请,“崮秀天下,世外桃源”——中国蒙阴欢迎您!

( 编辑: 李济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