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沂蒙丨郯城:逆锋起笔 奋力谱写郯城乡村振兴新篇章

临报融媒 2022-12-21 阅读次数: 7765

逆锋起笔 奋力谱写郯城乡村振兴新篇章

——访郯城县委副书记黄伟

在临沂客户端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郯城县委副书记黄伟表示,郯城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议精神,正视成绩、寻找差距、补足短板、壮大优势,聚焦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以“1+8+2”为主线,逆锋起笔,奋力谱写郯城乡村振兴新篇章。

“1”是以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议精神为指引推进工作。围绕示范片区、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超前谋划,打造高标准观摩点,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郯城名片。

“8”是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郯城硬实力。一是增地增产工程。将增地增产作为政治任务,扛牢扛稳粮食主产区责任。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与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有机结合,既强“硬件”,又强“软件”。三是乡村特色产业育强工程。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推动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继续发展壮大,非遗产业做大做强。四是特殊群体救助工程。将特殊群体救助工程作为底线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五是“四雁”助力工程。大力实施“古郯桑梓人才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强化“四雁”助力,发挥支部书记队伍“头雁”作用,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激活“雁阵效应”,实现村集体增收,拓宽强村富民路径。六是孝文化进村居工程。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开办孝文化讲堂,积极开展孝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和典型评选活动,涵养孝德文化,净化村居风气。七是网格化治理工程。以自然村为单位科学划分微网格,打造“1+N”的网格员队伍,不断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效能。八是示范引领工程。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积极打造示范引领村庄,以点带面,壮大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兴的“驱动器”。

“2”是实现“两个突破”,全力打造富美新郯城。一是实现项目招引新突破。引进稻米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本土稻米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补强粮食加工产业链。同时,将立足畜禽资源优势,主攻熟食加工和预制菜加工项目建设,串联养殖、屠宰、饲料、精深加工、物流和终端销售,打造链条完备、衔接紧密、纵横配套的畜禽全产业链。二是实现小城镇建设新突破。在各乡镇驻地开展主阵地建设,环境上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经济上实现产业化、商业化、楼房化,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铺画卷,沃野千里变新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郯城县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1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72万吨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73万亩,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制推进示范县。投资7.6亿元全面整治7条骨干河道、36条排水干沟,增强沿岸耕地灌溉能力。拥有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1000余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4.5%,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70%以上,连续14年实施高产创建项目,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创建县”、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市首个“吨粮县”。积极开展种业研发工程,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25个,是山东省区域性水稻、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依托10万亩稻米生产示范区,打造姜湖贡米农业产业园,引进全国500强企业五得利面粉项目,延长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以树芽禽业、羽丰农牧等企业为核心,建立“种禽养殖+肉鸡孵化+肉鸡养殖+有机肥料”一体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全省最大的白羽鸡生产基地。依托牧原、郯润、顺鹏等龙头企业,引导传统生猪养殖向生猪产业集群发展,是全省生猪养殖和生猪屠宰主要生产基地。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实施清洁取暖和危房改造。围绕“三清一改二提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省级美丽乡村15个、市级美丽乡村5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3个、整镇域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贾湾示范区被成功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临报融媒记者 韩广强 通讯员 韩 笑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