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临沂深入实施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行动 “九大提升行动”守牢耕地红线

临报融媒 2023-05-11 阅读次数: 6123

在临沂客户端讯 5月9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重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奋进2023”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

强化节约集约,深入实施要素保障方式转型提升行动;强化红线意识,深入实施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行动;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实施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升行动……在2023年自然资源和规划重点工作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强化保障和守住底线并重,深入实施“九大提升行动”,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

其中,在强化红线意识,深入实施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行动上,压实耕地保护责任,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绘制“耕地保护一张图”,修订完善田长制考核制度和耕地保护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两平衡一冻结”,抓好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整改,确保全市稳定耕地929万亩和永久基本农田826万亩不减少。加快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入库,项目所在县补充耕地指标不足的,先在市域范围内采取临时拆借或有偿调剂方式予以保障。

在强化系统观念,深入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巩固提升行动上,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1928平方千米。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矿业转型升级,力争今年出让采矿权30个,推动全市生产矿山实现“987”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全面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铀矿、稀土、铁矿、金矿等矿种找矿项目。强化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九大提升行动”还包括强化问题导向,深入实施重点改革创新突破提升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实施执法监管持续提升行动;强化数字赋能,深入实施基础支撑稳步提升行动及强化为民情怀,深入实施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行动等方面。

■相关新闻

2022年现状耕地面积比2021年净增加1.8万亩

连续两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

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对2023年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我市土地要素保障情况、耕地保护情况、生态修复工作情况等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

在土地要素保障上,全市供应土地205宗,面积1.3万亩。全市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540亩。报批各级各类单独选址、建设用地批次44个,报批面积1.2万亩;已完成批复建设用地批次13个。积极服务临沂至徐州高速公路、兰山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预审和选址,完成用地预审8700余亩。一季度全市处置完成批而未供土地1.3万亩,处置完成闲置土地2161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117.6亩。

在耕地保护上,扎实开展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整改,2022年现状耕地面积比2021年净增加1.8万亩,连续两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落实耕地占补平衡1250亩。积极争取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临沭县、兰陵县获评2022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

在空间优化布局上,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报批成果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进行技术审查。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形成报批成果,完成规划评审论证。126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均已完成规划招标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部分乡镇已形成初步成果。34个专项规划全部形成初步成果。积极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和指导工作,组织完成2022年度139个村庄规划成果验收,编制20个县区、约30平方公里的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生态修复工作上,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54项工程全部启动,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确定本年度23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计划。

在惠民改革上,深入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共办理业务7.8万件。打造“多维登记”服务体系,建立乡镇街道及社区延伸服务网点118个。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模式,降低群众交易成本和风险。开展企业“免费帮办”工作,激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免费为业主帮办不动产权证书、协助缴纳税费。推动中介机构帮代办二手房过户,3家授权服务网点已为群众帮代办业务500余件。

确保今年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8万亩

今年,围绕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统筹用好增量、存量、流量等各类用地指标,确保土地要素保障赶上节拍、跟上节奏。为做好用地指标保障,我市将通过增存挂钩核补新增用地指标1.6万亩、争取省级国家级统筹新增计划指标1.2万亩等措施,确保今年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8万亩,充分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加大工业用地供应力度,持续推动新上工业项目全面实行“标准地”出让,全年计划供应工业用地1.2万亩以上。大力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市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不低于4000亩。

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迎来收官之年

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于2021年5月获批,总投资54.9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亿元、地方投入24.99亿元、社会投资9.95亿元,共涉及54项工程,是我市历史上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最多、修复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建设周期为2021至2023年,今年工程建设来到了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

下一步,围绕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这一中心目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充分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抓牢“加快工程推进、严把质量成效、严格监管规范、做好总结提炼”4条主线,计划今年6月份,完成工程主体建设,确保工程完美收官,为沂蒙山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提升注入山水力量。

临报融媒记者 吴慧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