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临报融媒 2023-08-11 阅读次数: 12461

7月上旬,我参加省社科联在临沂市委党校举办的“全省社科类社会组织主题教育推进会暨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报到当天午饭后,随手在一楼服务台旁边的报架上拿起一份《临沂日报》翻阅起来,三版下方开设的“我与《临沂日报》”专栏吸引了我,一口气读完崔广勋同志的文章《让我怎么能释怀》,不由陷入深深的感慨、回忆中:《临沂日报》已经70岁了,自己是不是也应该为她写点什么?

参加省社科联会议

与《临沂日报》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7年,我从南方的军营调任驻守在沂水县马站镇一座大山深处的某炮兵团任新闻干事。由于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加之信息闭塞,我之前的几任新闻干事大都干个一两年就调走,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在全师连续两年“垫底”。报到的第二周,团领导给我下了一项“硬”任务:抓紧办一期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为每个连队培养一名业余报道员。请谁来授课?让我犯了愁。无计可施之下,我决定向《临沂大众》报社求援,邀请专职编辑或记者来团里讲课。一大早,我从马站坐车到沂水,又从沂水转上去临沂的客车,兜兜转转来到报社时,已是11点多了。我直接找到时任报社总编辑郝导松的办公室,一边递上介绍信,一边诉说了团队新闻人才紧缺的现状。郝总编拿起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就听他说:“安波,你来我办公室一下。”几分钟后,一位中等个头、身材瘦削,30岁左右的同志就来到我们面前。郝导松总编对他说:“沂水马站驻军要举办一期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为部队服务是报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你亲自去一趟,按部队要求完成好任务。”

离开郝总编办公室后,我方知那位叫“安波”的同志全名葛安波,时任报社通联部主任。我们沟通了培训班的课程设置、计划安排等,并确定下他讲课的题目:“部队通讯员如何给地方报纸写稿”。1988年1月17日,团首期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如期开课。葛安波主任从如何抓问题、如何选角度、如何写导语、如何对准报纸栏目写稿等几个方面,给学员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新闻写作课。大家一致反映,听得过瘾、解渴,很多过去搞不明白的问题,经过葛主任深入浅出地讲解、点拨,茅塞顿开。葛安波主任在团里住了两天,现场解答了培训班学员提出的十几个问题。临走时,他告诉我,经请示报社领导同意,《临沂大众》特地拿出专门版面,刊登这期培训班学员的优秀习作。我精心挑选出的20几篇学员作品,都陆陆续续都见了报。

作者珍藏的《临沂大众》通讯员证

1988年,《临沂大众》开辟了一个“蒙山沂水十年间”的栏目,旨在反映改革开放10年来沂蒙山区的发展变化。我从昔日沂蒙山人一年到头一身粗布黑衣的打扮入手,写到改革开放后“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缤纷的穿着;从昔日因为农民身份、家庭贫穷的两位兄长“老大难”的婚事,写到改革开放后沂蒙姑娘择偶标准、婚姻观念的变化,《迷人的七彩图》《婚事》两篇征文,分别在1988年9月24日、10月13日以较大篇幅加框刊登。作为报社在部队聘任的通讯员,积极做好军事宣传报道,是我这个新闻干事的职责。1988年5月初,我参加了济南军区举行的一等功臣宫维权先进事迹报告会,随机采访了英雄的父亲、临沭县芦庄乡宫格庄村退休工人宫开弓。将他全力支持儿子在军营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写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悠悠父子情 拳拳爱国心——记一等功臣的父亲宫开弓》,《临沂大众》以近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稿件,对激励广大军人家属、人民群众拥军爱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002年“八一”前夕,我所在的集团军政治部决定将我家属、时任沂水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的贺玉霞作为军嫂典型进行宣传。当时的集团军新闻干事刘学农将稿件寄到已改为大报的《临沂日报》,7月25日,《倾听嫂子平凡事——军嫂贺玉霞的述说》在一版下方通栏刊发。2004年“八一”前夕,贺玉霞被评为全省第二届“十佳好军嫂”、省“三八红旗手”。8月28日,《临沂日报》周末版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长篇通讯《沂蒙好军嫂——记省“十佳好军嫂”、省“三八红旗手”贺玉霞》。由于临沂日报的大力宣传,贺玉霞的事迹也被多家中央级媒体报道。

在部队时的军装照

2006年5月,时任沂水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的我,得知退伍军人孙永胜在制止一起违法行为时与歹徒搏斗,光荣负伤。经深入了解,发现了孙永胜大量平凡而感人的事迹。我向县委汇报后,县里决定将孙永胜作为重大典型进行宣传。按照工作分工,我和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成峰把孙永胜事迹向市委宣传部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作为市级主流媒体的《临沂日报》,迅速推出系列报道《退伍军人的楷模孙永胜》,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前后进行了1个多月的集中宣传。孙永胜成为享誉全国的“时代先锋”,光荣出席了党的十七大。

我手中,至今仍珍藏着编号为“1120”的一本《临沂大众》通讯员证,那是1988年2月22日,我被聘任为报社通讯员时发的。这个不算起眼的证件,却蕴含了报社对我的信任,我通过报社这个平台收获的荣光;承载着我的责任和义务,更有我对报社的深深感激之情。今年是《临沂日报》创刊70周年,从“60年一甲子”来算,她才步入一个新甲子的起始期,我衷心祝愿她永远年轻,永远充满青春的活力!

田兆广

(田兆广,山东省沂南县人,沂水县委原常委、县人武部政委,现为济南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宣教团秘书长、济南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