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好,戏剧!济宁,不止“戏剧”!

济宁新闻网 2023-08-28 阅读次数: 3983

刚刚过去的两周,济宁很有戏

中国国家话剧院“尼好,戏剧!

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

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时间不长,“戏份”却很足

14天

11位青年戏剧导演

10部全新原创剧目

7场艺术工坊

孩子们诵读《论语》、体验“六艺”

远道而来的年轻人“拉着拉杆箱来看戏”

孙红雷、韩童生、佟大为、陈数、

张艺兴、袁弘、倪大红等众多文艺名家齐聚

以戏剧为媒,深挖文化潜力

在济宁的各个戏剧空间相遇、碰撞、交织

文化济宁,出新出彩!

济宁,一方聚光的舞台

古今文脉兴盛之地

千年运河繁盛之都

济宁,一座蓬勃着华夏文明灿烂的城市

孔子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

在各个方面都给剧目创作人员

带来了取材和灵感

在济宁,青春有无限种可能

在尼山的各个角落的大小舞台

见到最多的是年轻的面孔

除了大咖,青年艺术家也同样亮眼

11位青年戏剧导演以

“新经典、新田野、 新城市”为主题

携十部全新原创剧目 走进孔子故里

重读经典、关照当下

创造性演绎、创新性展示

独属于中华大地的中国故事

话剧《唧唧复唧唧》导演祖纪妍说:“孔子对中国人来说就像水,我们或许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但是没有他,生活将寸步难行。”这便是一种文化传承。

“拍摄的时候正在放烟花,有一种像过节一样的氛围,感觉特别开心。”据《 夜行记》导演 李瑜介绍,剧组成员来到曲阜尼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拍摄夫子像,大家把这个震撼人心的场景用在了这部剧的结尾。

《夜行记》剧照

从当代人的审美追求

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的美学演绎

是儒学和戏剧表演的传承与创新

舞台上, 一系列极具

当下时代性的“时尚文化元素”

与来自数千年前的深邃目光相碰撞出新的火花

戏剧与实景结合、戏剧与影像结合、

人与人、人与戏、人与景的完美融合

用多方位、多视角丰富作品的内涵表达

在尼山,我们看到了

中国戏剧的生机活力与多元包容

剧场内、回廊里、 露台、河边皆有“戏”

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

或是戏剧发烧友亦或是对戏剧不了解

在这里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在原创剧目在《子与阳货》中

烟雾、乐队以及机车

引入强音乐、喜剧、古今跳跃的各种方式

给大家塑造了热血、青春,生动活泼的孔子

剧目《孔子·游》则利用影戏、偶戏的形式

构建先秦时代的风貌和气氛

塑造一个有趣、玄幻的寓言与现实交织的世界

将观众带回孔夫子17岁的时代

感受青年孔子对于生命、社会、命运的困惑

“我们正在努力尝试精准找到足以引发当代人共鸣和共情的戏剧要素,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编剧,让传统文化离生活更近、离时尚更近、离艺术更近。”作为土生土长的曲阜人,《子与阳货》导演张肖直言。而这又是一种创新。

过去的14天里

舞台上的对话声、音乐声

舞台下的欢呼声、掌声

观众的热情与戏剧

以及秀美的尼山夜色融为一体

共同营造了一个个热情又活力四射的夜晚

在中央戏剧学院话剧《青藤回响》

首演现场掌声雷动

常青藤之声的蓬勃生机

感染到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同样,观众们的热情

也激励了剧组的每一位成员

为他们带来了强大的能量

本次活动的各场次活动都是一票难求

不论是室外、室内

不论是演出、讲座还是娱乐活动

每个项目几乎都是全场爆满

展示了戏剧的强大吸引力

来到现场的观众感悟到了

传统文化和戏剧的魅力

人与人的心灵距离正在被一点点拉近

定格为无数个感动的精彩瞬间

以剧为“媒”

打造一种通往美好的方式

在尼山戏剧节上

不仅在展演内容上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创新性转化

“戏”正在打破边界,不被剧场与舞台所限

话剧《唧唧复唧唧》剧照

池边湖畔,行人匆匆而过

远处一点茅屋、三两丛草木与舞台隔水相望

天然景色与舞台融为一个完整的戏剧空间

这是剧目《唧唧复唧唧》在

尼山圣境室外回廊打造的舞台

剧目《我见夫子,是山是水》

更是将舞台搬到了室外.帐篷

让更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充分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

以“剧”为媒,济宁办“戏剧节”

除了远道而来的观众

学习传统文化

也成为当地百姓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鞠躬,眼睛看到脚底,然后停......”

在尼山圣境诸子百家园内

前来闯关打卡体验六艺活动的小朋友络绎不绝

而以书道浅解、花道表演、琴道启蒙、

香道体验、尼山问茶

为核心的“五道”

让本地市民和游客静心修身、陶冶情操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

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之魂“跨界艺术装置展”、“国风市集”

……

戏剧之外的板块

一系列变幻多样的节目设置

充分容纳了年轻人当中火热的

体验式消费、国风文化消费偏好

再次印证了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的创新性

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孙红雷、韩童生、张凯丽、王绘春、

雷佳等众多文艺工作者来到济宁

走入“三孔”,演绎孔子六艺

由孙红雷、韩童生、陈数等

行业翘楚参与的大师讲堂

及王亚彬、张肖、张艺兴等

优秀戏剧工作者分享的艺术工坊

他们以戏剧人的心声对话圣贤

深情表达对戏剧、对传统文化的礼敬

以剧为“媒”,打造一种通往美好的方

戏剧,在济宁

点燃了一簇灿烂的文化烟火

学而不厌、学无常师

在时代的流动中不断丰富完善自身

是儒家文化长久以来

得以保持着鲜活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戏剧的形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是“孔孟之乡”济宁前所未有的尝试

伴着《夜行记》的首演

《我见孔子,是山是水》《子与阳货》等

5部“新经典”戏剧的陆续展演

11名青年导演用“两创”加持后的戏剧创作

用合乎时代特质的全新艺术表达

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儒家文化的新窗口

创作蹚出一条古人与今人交流的“全新通路”

“中国国家话剧院来到尼山脚下,是寻根、更为传承。”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说,在先贤传扬了两千多年的智慧的光芒中,中国国家话剧院通过青年艺术家们的主题创作,表达对圣贤智慧的崇高敬意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转译,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交融,让儒学传承与戏剧艺术互创作。

济宁,不止“戏剧”

济宁,一座文化之城

同时也是一座有先锋意识的城市

“节”并不只是“节”

更是架起了文化交流大平台

济宁通过连续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

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等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对话平台,

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

如约举行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

不仅为济宁市民以及全国游客

带来了精彩的戏剧作品

也为济宁文化两创的建设增添了新力量

十年耕耘,“丰”景怡人

文化两创、文旅融合中的济宁

也正收获着“诗与远方”的喜悦

到三孔拆盲盒,触摸温和谦逊的Q版孔子

非遗走进直播间

让年轻一代和传统艺术双向奔赴

每逢节假日,“打卡”济宁文化中心、

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

盛夏时节,于唐王河畔、护驾山下邂逅孟苑

去微山湖畔乘船游湖,攀登天下第一奇山峄山

于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在千年古运河畔,凝神静听流水潺潺声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虽然戏剧节只有14天

但,留给济宁的“戏”

却远远地超出在“戏”外!

( 编辑: 李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