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走进费县

临报融媒 2023-10-19 阅读次数: 7880

在临沂客户端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度挖掘总结全市乡村振兴好经验、好模式,2023年临沂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于10月16日至19日召开。10月19日上午,观摩团走进费县,观摩了泊兰百草农牧科技(山东)有限公司项目、胡阳镇“百千工程”片区、润宝生态农场项目。

泊兰百草农牧科技(山东)有限公司项目

项目由临沂欣宇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是雁阵型企业,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10月调试生产,年底全面达产,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公司以打造粘多糖第一品牌、异聚多糖首创品牌为战略定位,对西红柿、山楂、核桃等农产品及动物软骨进行纳米肽萃取,年可利用当地农产品2万吨。全面达产后,年产复配膳食健康食品700万盒、液体状口服液600万瓶、固体饮料类200万瓶。

科技转化国际领先。公司组建由国家千人特聘专家、泰山学者梁兴国教授为代表的3位博士生导师和12位硕博研究生组成的专家团队,与多个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采用纳米肽多级分离、复合酶解、水提醇沉、超滤反渗透浓缩等4种萃取技术,开发农产品萃取物、压片营养食品、液体饮料、药膳等10大系列40余款产品。先后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成果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获BRC欧盟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认证。

联农带农实现三方共赢。费县是全国最大的温室西红柿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30余万吨。项目投产后,实现西红柿就地转化增值,每吨可萃取番茄多糖及番茄红素15公斤,销售价格达1.4万元,可增值5倍以上。公司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就业帮扶”为抓手,与11个合作社、850户签订入股合作协议,合作社增收60万元,种植户增收170万元,形成了三方共赢、共同富裕的联农带农新模式。

变废为宝加快循环发展。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自主研发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技术,将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废液,通过发酵、过滤、复配等环节生产微生物菌肥、叶面喷施肥、鱼溶浆肥料、鱼饲料等产品,做到废水、废渣零排放,为农产品加工行业残渣、污水处理探索了有效路径。通过废水、废渣循环利用,可生产水产料2万吨、生物叶面喷施肥及滴灌肥1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2500吨,为企业增收10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融合。

胡阳镇“百千工程”片区

片区覆盖10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按照“五个连片”要求,规划“一带、两核、三区”总体布局,整合衔接资金、行业资金、社会资本2.3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6大类40个项目,打造共富、共美、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雁阵聚合夯实共富基础。以“百千工程”重点村兴胜村为核心,整合4个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行政村建设雁阵型村居,成立实体化运行的“柿子红”片区党委,注册费县首家党支部领办共富公司—山东胡阳喜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蔬菜订单化、规模化种植,通过抱团发展将各村紧密联合起来,农户通过“承包费+分红”方式每年获得1900元/亩收益,村集体可实现收入40余万元。

由点到面提升共美环境。按照“串珠成链、聚片成区”目标,坚持“串点、连片、扩面”,实现点线美向全域美转变。创建美丽乡村抓“点”,推动兴胜、永旺、岩峪等3个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将“五大振兴”融入其中,打造富有胡阳特色的和美乡村;推进百千工程抓“片”,实施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7个,硬化道路10.6万平方米,修建桥梁5座,安装路灯2190盏,修建排水沟渠2.4万米,绿化4万余平方米;开展全域整治抓“面”,探索村、路、水、田、户“五域共治”机制,美化村容村貌,改变精神面貌,绘就“山水画”、实现“绿富美”。

产村融合促进共享发展。探索产村融合发展模式和联农带农机制,推行双社共建、国企赋能,实现以产兴村、以产富民。片区内建设采摘园20处、特色民宿3处,新改建西红柿大棚100个、育苗基地3个,招引山东鲁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未来番茄农场”项目,开工建设泊兰百草、中翔农业西红柿深加工项目;发展西红柿种植户6000余户,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值21.8亿元,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温室西红柿种植基地。

润宝生态农场项目

润宝生态农场由山东润宝农业科技公司建设,占地1600亩,总投资3.6亿元。以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定位,以休闲创意农业为配套,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延伸,建设集产业融合、绿色发展、试验示范、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农场规划建设设施种植、林果采摘、畜牧养殖、淡水养殖等6个功能区,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57栋,年可生产蔬菜120万公斤、果品70万公斤、水产品8万公斤,出栏生猪2.6万头,年实现收入1.2亿元。其中市农发集团运营的蔬菜项目,每年为长三角地区定向供应龙须菜5万公斤、大刺黄瓜25万公斤、釜山88西红柿30万公斤。此外,积极探索农旅融合路径,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种养体验,培育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农耕体验、研学培训等新业态,成功创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单批可接待学生2000人,年可实现研学收入800万元。

搭建“四雁”创业新平台。探索“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科研院所支撑、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由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撑,农场统一流转土地,引导归雁、鸿雁人才入园创业。已引进市农发集团、紫锦葡萄、毅邦养殖、山城樱桃合作社、祥杰家庭农场、鼎峙农业、菇生源菌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2家。省农科院作为农场的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与农场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农业技术试验推广体系,引进鲁丽苹果、齐早樱桃等新品种10个,推广熊蜂授粉、避雨栽培等农业技术20多项,为农场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探索循环农业新模式。农场优化集成了种养废弃物联合堆肥、养殖肥水精准还田、鱼菜共生循环种养、林草废弃物高值栽培食用菌等4种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配套建设有机肥厂、养殖肥水循环利用管网,实现园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互联互通,每年可节本增效300万元。园区全量自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副省长陈平同志充分认可并亲临园区调研指导,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现场推进暨“三秋”生产工作会议观摩了现场。

临报融媒记者综合整理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