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获评1月份“临沂好人”

临报融媒 2024-01-23 阅读次数: 8624

在临沂客户端讯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的“临沂好人”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李光兴、周秀珍、赵西兵、卞成飞、张明顺、樊继美、刘学强、王开英、赵长梅9人获评2024年1月份“临沂好人”。

助人为乐李光兴:弱势帮扶的先锋者

10余年来,沂水县沂蒙义工协会会长李光兴用自己的善良、责任、担当无悔地践行着做人的良知与初心。

早在2009年,在青岛打工的李光兴就发起成立了沂水人闯青岛老乡会,为在岛城打工的沂水人提供援助服务。2012年6月,他毅然决定回乡发展,与老乡会的爱心人士共同成立了沂水首家义工组织——沂蒙义工协会,并担任会长。在他的管理和带动下,沂蒙义工协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名会员,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2000余万元的公益组织。

助人为乐周秀珍:收养照顾残障弃婴30年

兰山区柳青街道宝德社区居民周秀珍收养照顾残障弃婴30年,用行动讲述了一段不凡故事,用大爱谱写了一曲温暖之歌。

周秀珍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198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丈夫,只留下5个尚未成年的儿女相依为命。1993年4月的一个早晨,周秀珍意外“结缘”尚在襁褓里的残障弃婴。作为一名母亲,周秀珍决心收留弃婴,这一留,就留了30年。

见义勇为赵西兵:着火车辆中救出重伤司机

2023年12月3日凌晨1点,河东区郑旺镇后兰埠村村民赵西兵独自驾驶着大货车行驶在新206国道上。在途经新206国道与汶泗公路交会路口时,他突然注意到路边农田有隐隐火光,火源竟是一辆轿车!

赵西兵立即下车上前查看情况。到了近处,他发现车内驾驶员已处于昏迷状态,而此时,事故车辆前部也开始起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危急时刻,赵西兵奋力拉开车门,迅速帮助驾驶员解开安全带,将其拖出驾驶室。二人刚刚脱险,事故车辆就发生了爆炸。

诚实守信卞成飞:一针一线“绣”传承

面对手绣技艺濒危消失的现状,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项目第五代传承人卞成飞许下“一定要把费县手绣做好”的诺言,坚守沂蒙手绣非遗传承近30年。

卞成飞通过“培养+传承”的发展模式、“固定+灵活”的就业方式,带动周边妇女、困难户、残疾人等1500多人创业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3万元。此外,她先后在费城街道、天蒙景区等地建设费县手绣就业实践基地6处。如今,费县手绣年产值800多万元,不仅给乡亲邻里家庭带来收入,还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精神面貌,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手绣致富路”。

敬业奉献张明顺:躬耕农业40年

沂南县苏村镇人民政府职工张明顺,在基层农业战线一干就是40年。期间,他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并被鉴定为三级伤残。然而,即使身体不便,他依然恪尽职守。

在林场工作3年,张明顺与林场职工先后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50余亩,栽植黑松、侧柏等苗木近3万株;调任林业站长后,他又投身全镇林业工作中;任苏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时,他带领村民搞日光温室墙体改造及配套技术,为果农引进新品种,大力推广经济林保护地栽培技术。如今,负责老干工作的张明顺愈发忙碌起来:组织退休干部、乡贤编纂苏村故事,带领多支老年队伍参与老年人健身比赛,组织文体健身活动……这就是张明顺,躬耕农业40年,在田间地头写下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敬业奉献樊继美:毕生坚守民俗技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郯城木旋玩具代表性传承人,郯城县港上镇樊埝后村村民樊继美既是“手艺人”,也是传统民俗技艺的“守艺人”。他终其一生只做一件事,奋力书写了传统手艺人的责任和担当。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樊继美就开始从事木旋玩具制作,并对旋木工艺进行深入研发。为了抢占市场机遇,除了制作传统的花刀、花枪等玩具之外,樊继美还自主开发了玩具小火车、胡桃人等新产品,目前已发展到十大系列500多个花色品种,使这一古老的技艺历久弥新。

敬业奉献刘学强:深耕基层沃土

多年来,莒南县涝坡镇公益电影放映员、拥有27年党龄的刘学强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怀着对电影放映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深耕基层沃土,厚植为民情怀,满怀激情地奔走在公益电影放映的道路上。

2016年至今,刘学强累计放映电影2100余场,将党的方针政策、优秀影片送到了千家万户。直至今天,带着放映设备到处跑,拿着喇叭去广播,爬上爬下搭银幕,东奔西走搞宣传……仍是刘学强工作的常态。

孝老爱亲王开英:谱写孝老爱亲赞歌

40年来,兰陵县大仲村镇胡庄村村民王开英,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坚强和善良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赞歌。

因婆婆患有哮喘病,王开英主动承担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大伯哥和小叔子生活不能自理,她毫不犹豫接过照顾他们的重任,直到他们去世;丈夫因脑出血瘫痪在床,她悉心照顾;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她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照料,直到母亲去世。

孝老爱亲赵长梅:柔肩撑起“半边天”

1981年,沂南县辛集镇高家屯村村民赵长梅与高杰祥结婚后,就承担起了照顾小姑子的责任。小姑子患有先天性软骨病,没有自理能力,赵长梅就像照顾孩子一样,每天给她穿衣洗漱,喂她吃饭,抱着她上厕所,生活虽苦但有甜。

然而厄运却接连袭来。2003年,赵长梅的公公去世;2009年,丈夫也突然离世。家庭的千斤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赵长梅的身上。婆婆体弱多病,赵长梅就直接搬到了婆婆家,悉心照顾起婆婆的饮食起居,用柔肩撑起了“半边天”。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 实习生 王梦婷

( 编辑: 李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