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真巧!走进沭河之畔沂蒙人家,看小柳编如何编出大产业

临报融媒 2024-03-04 阅读次数: 5345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朱村——沭河之畔种出“幸福柳”》
播出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 20:00
播出频道:CCTV-4

沂蒙山下 柳编之乡

编一个板凳。

编一只动物。

这些是朱村人手中“杰作”,都是用杞柳编织而成。在山东临沂朱村,几乎人人都有一双巧手,小到果盘篮筐,大到家具橱柜,甚至各种“时髦”物件,只要给个图样,他们就能编出你想要的东西。

位于沂蒙山下、沭河之畔的朱村,始建于唐朝。虽名“朱村”,村里却没有一户朱姓人家,其得名是因历史上村庄被多条河流环抱,宛如一颗“明珠”,所以命名为“珠村”,后来渐渐演变为“朱村”。

村庄附近的河滩和湿地十分适合杞柳生长。自明朝起,人们就开始采集河边杞柳,编成柳筐以补贴家用。而今,村庄所在的临沭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和柳制品加工生产基地,杞柳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10万多人从事着和柳编相关的产业,柳编制品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创造出40多亿元的产值。柳编也成为朱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碗水饺情深义重

柳编对于朱村人来说不只是一个产业,而是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战争年代,小小的柳筐是支援前线的重要运输工具。

抗战时期,朱村是滨海西部沭河大防线上的一个战斗堡垒村。驻扎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队伍“老四团”,在战斗之余会帮助穷苦百姓耕田种地。村民们则筹军粮、送物资,倾其所有支援八路军。

1944年1月23日,除夕的前一天,朱村家家户户贴对联,准备过年。可没想到,就在除夕当天的黎明时分,盘踞在临沂的日伪军对村庄发动突袭。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四团八连听到一阵枪响,连长鄢思甲来不及请示上级,决定立即作战。枪声就是命令,晚一秒钟都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不尊重,八连战士迅速对敌人进行阻击。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中午,眼看弹药就要用尽。于是,村民们冒着枪林弹雨,用柳筐装着弹药物资补给前线。战斗持续了6个小时,八连取得了胜利,朱村百姓安然无恙。然而,24名年轻的战士在战斗中牺牲,没能吃上一口大年夜的饺子。

从那时起,朱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年俗,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村民们会用煮好的第一碗水饺,祭奠英烈们的在天之灵。一碗水饺情深义重,也把沂蒙老区军民舍生取义,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在这片大地上传续至今。

老手艺成出口创汇“金钥匙”

“一把锥子一把剪,不用晒头不晒脸,马扎一坐就挣钱,挣钱还是挣美元。”这是朱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早在20世纪70年代朱村的柳编就已经开始出口国外。

那时随着中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临沭县的柳编产品被纳入国家首批柳编出口计划。第一次做出口,面对要求精细、严格的外贸订单,大家压力都不小,但是既然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让自己有了挣钱的机会,那就一定要抓住。

就这样,村里的木匠帮着开发模具,手艺好的负责定型,速度快的完成加工,大家齐心协力,最终完美地完成了第一次出口。而当时靠着柳编得来的收入,能比过去务农增加十几倍。

而今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临沭县柳编外贸出口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靠着一张张外贸订单,朱村柳编产业越来越兴旺。

新老相协与时俱进

这几年,朱村的年轻人开启了柳编产业的新探索。

与老一辈的路数不同,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柳编制品变得更加时尚。比如这几年流行露营旅游等活动,年轻人就设计出大大小小的箱包、餐篮等,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合。

然而,做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尝试一款镂空设计的创意时,年轻人就被编法给难住了。听闻此事,老一辈手艺人连忙帮忙,最终编出了理想中的产品。

如今在朱村,从事柳编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新老两代柳编人相互协助,让家乡的柳编产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走进沂蒙山下“柳编之乡”,看朱村人如何用一双巧手,把一根小小的柳条编织成一个大产业!

(源自《记住乡愁》)

( 频道编辑: 承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