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红调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卫生事业

临报融媒 2024-03-25 阅读次数: 13237

旧中国缺医少药,特别是广大农村医疗条件尤为落后,人们遇到疾病往往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特别是每逢疫情,更是肆虐横行,许多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死亡。据《山东省志·卫生志》记载,1932年,国内霍乱大流行,山东省27个县、市发病18153人,死亡2962人。1930—1937年,省内发生12次天花流行,其中11次发生在农村。《临沂地区志》介绍,1913年—1949年,全区有记载的霍乱流行共10次:费县平邑镇一次死亡百人以上(1913年);莒县源河村一个月死亡83人(1922年);临沂四区死亡数百人(1928年)。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

1940年9月2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审议通过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厉行卫生行政,逐渐建立保健制度。广设平民医院,对于抗日军人家属及贫民之伤残疾病,予以免费治疗,优待产妇,保育婴儿,建立托儿所。

1941年7月,晋冀鲁豫临时参议会通过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第十二条规定:建设卫生行政,减少人民疾病死亡。主要措施包括逐渐建立民众医院。增加医务设备,对贫苦抗属及人民实行免费或减费治疗,提倡建立私人医院。利用各种土产药材。改良自制药品。欢迎与培养医务人才,并给予优待。加强人民的卫生教育,提高人民的卫生常识,注重公共卫生。

1943年8月,经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第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要求:注意社会卫生,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增加卫生经费,推行社会卫生教育。

在根据地党政军的领导下,医疗机构在军地成立发展。山东纵队、山东军区、冀鲁豫军区相继设立卫生部,鲁南、鲁中、滨海、胶东和渤海各军区设立卫生处(部)。冀鲁豫边区设有卫生部,鲁南、鲁中、滨海、胶东和渤海各行署也先后成立卫生股或卫生科等。这些卫生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队的卫生行政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地方党组织、民主政府、军队制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组建医疗机构,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战地救护。宣传卫生知识,开展防病、治病工作。

在各卫生行政机构建立的同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大量医疗卫生机构,如胶东医院、清河区行署医院、冀鲁豫行署医院等,这些医院在条件十分简陋、随时面临医护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援抗日战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

《山东抗日根据地志》介绍了滨海贫民医院(在莒南县清水涧成立)、鲁中联办地方医院(在沂水县中峪村成立)、滨南医院(在临沭县西沈马庄成立)、临沭县贫民药房(在朱樊村成立)、沂蒙制药厂、山东大药房(在莒南县成立)等医疗卫生机构、制药厂,以及鲁中联办卫生学校(在沂南县凹子村成立)、滨海专署卫生训练队(在莒南县相邸、沙沟一带举办)、山东军区卫生学校(在莒南县坪上区陈家老窝村成立,后转移到东北)等卫生培训机构的情况。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后,伤员救治和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任务繁重,医药卫生人员严重匮乏。为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和部队逐步建立了卫生教育机构,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医药卫生教育。1939年9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建立了卫生教导队,这是一个专门的部队医学教育机构。1941年7月,冀鲁豫军区卫生部材料科成立后,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举办药剂训练班,培训药剂专业人员,为部队和地方补充急需人才。1942年秋,鲁中区行政联区和冀鲁豫军区成立后,也设立了卫生部。1942年8月,山东纵队卫生部在莒南县改为山东军区卫生部,至1943年3月,山东军区卫生部与八路军一一五师卫生部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卫生部,统领山东正规部队包括滨海、鲁中、鲁南、胶东、渤海5个军区的卫生行政工作。

根据地后方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伤员实施手术。(资料图片)

各部队还积极向驻地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帮助地方建立卫生机构和培训人员,诊治伤病患者。据胶东军区卫生处不完全统计,仅1943年,该军区医务人员即治疗地方“回归热”患者16540人。1945年3月19日起,山东军区卫生部在《大众日报》开辟了大众卫生专栏,向群众普及卫生知识。

随着根据地的日渐巩固,在为抗日军民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各战略区的卫生工作和医疗水平有了很大进步。1944年7月,鲁中区组织医疗队前往临朐米山、九山新区抢救病人,历时3个月。1945年3月,又组织中西医在岸堤一带抢救病人,制止了脑膜炎的蔓延,25天治疗850人。滨海区于1944年7月开展卫生宣传周活动,各行署成立巡回医疗队,莒南各区都办起卫生合作社。1944年5月成立的临沭县平民药房是一个群众性卫生合作社,半年中治疗4000余人。滨海专署自1943年设卫生科、平民医院,行署设医疗队,县设卫生所,有医疗条件的机关都设立了门诊为驻地群众看病,在发展卫生事业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山东抗日根据地志》介绍,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防疫工作,主要由山东纵队卫生部、山东军区卫生部、冀鲁豫边区卫生部、冀鲁豫军区卫生部等部门负责。1938年冀鲁豫边区卫生部所辖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就帮助地方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939年,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卫生部,地方的卫生防疫工作开始由山东纵队卫生部直接统一领导。此后,山东根据地一些抗日民主政府也开始设立卫生局或卫生科(股)。没有成立专门卫生机构的,也责成民政或文教部门负责卫生防疫工作。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成立卫生总局,各行署、专署也相继成立卫生局,各县成立卫生科,这样,全省卫生机构名称得以统一,职责更加明确。抗日战争期间,部队和地方卫生部门相互配合,每当传染病流行时,民主政府就从部队和地方医院调集医务工作者组成防疫队、医疗队,深入疫区为农民防病治病。在经费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项经费,千方百计从敌占区购买疫苗、药品,尽力挽救人民的生命。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鲁南山区,随军医务人员在部分村庄发现不少丝虫病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患者,即为他们治疗。1943年,滨海根据地的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也为多例鞘膜积液患者做手术,成功治愈了不少病人。1941年至1942年,莒南县大店一带天花流行,患者大都为10岁以下儿童,未接种牛痘的小儿几乎都被感染。民主政府把种痘作为预防天花的主要措施,拨出经费到敌占区购买疫苗,1943年至1944年,滨海区普遍为儿童种痘,达19万人之多,民主政府支付种痘经费190多万元(北海币)。1944年夏秋,临沭县蛟龙区一些村庄发生伤寒病和霍乱,临沭县平民药房根据县委指示,组织医务人员成立医疗队,全力抢救和治疗,使患者全部痊愈,并给数千人注射了疫苗,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同年秋,滨海专署卫生科从滨海平民医院抽调部分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分赴滨北、滨南、莒县、临沭等地开展巡回医疗,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1943年至1945年,临朐南部山区伤寒、黑热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恶性疟疾等疫病蔓延,有的疫病发病率占全区人口的80%以上,鲁中行署针对疫情,立刻选派卫生科长带领数十名医务人员星夜赶赴临朐,并动员组织全区医救会员一百余人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工作,使绝大部分患者得到救治并康复。1944年,胶东栖霞发生“回归热”,胶东行署组织胶东医院、桂山药房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到疫区进行抢救,很好地控制了病情。1945年3月,由于战乱和人口流动,沂南岸堤一带脑膜炎流行。鲁中联办和鲁中军区派出医疗队,携带大批药品前往救治,治病的特效药是“消法灭定”,同时配合农村剧团,进行广泛的卫生教育,反对迷信,到3月29日,治愈140人。在此期间,莒南、临沭、日照、郯城等县也发生流脑,民主政府组织大批医疗队赶赴疫区开展救治工作,临沭县医救会组织医务人员,采用中医和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3000多人,治愈率达到90%。

《临沂地区志》介绍,1938年,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在蒙阴建立第一处后方医院,随后境内陆续建起7处部队院、所。1939年,山东纵队在沂水建立卫生教导队,随后各部队亦相继成立了卫生学校、教导队、医训队等。

地方各界爱国人士也先后发起组织各级“医药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为革命战争服务,为群众防治疾病。1943年,滨海平民医院成立,这是区内第一家由地方政府创办的公立医院。到1949年,全区有公立医院(所)12处,病床455张,卫生技术人员856人,私立中医堂、铺(店)603家。

管锡云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