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沂蒙·红色史话丨罗荣桓到王庄

临报融媒 2024-05-26 阅读次数: 199308

罗荣桓来山东时负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受党中央委托,向山东党政军负责同志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939年3月下旬,罗荣桓带一个骑兵排,前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随行的有司令部秘书长苏静,还有到山东分局报到的抗大毕业的七八个青年干部。这时,山东分局驻在津浦铁路以东的沂水县王庄。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罗荣桓一行来到大汶口附近的津浦铁路边上。铁路沿线已被敌人严密封锁,除了固定的岗哨,还有铁甲车不停地来回巡逻。他们遇到一个查夜打更的老百姓,罗荣桓亲自向这位老乡了解周围的情况。正准备过路口时,突然,一阵隆隆的响声越来越近,紧接着噼噼叭叭的枪声,还有从铁路上扫来的探照灯光。罗荣桓指挥大家迅速卧倒,不要作声,不要还击。大家看到罗荣桓那样镇定自若,心情也平静下来。敌人的查路车,虚张声势地打着枪,开过去了。罗荣桓指挥大家从一涵洞穿越铁路,他让那几个青年干部先走,自己站在涵洞边,等大家都过去了,他才过去。

为了迎接罗荣桓一行,山东纵队命令第四支队副司令员赵杰、泰山特委军事部长吴瑞林等到津浦路边迎接。在赵杰率领的特务营当连指导员的刘振华因为熟悉这一带地形,成了向导。赵杰原是四方面军的干部,抗战爆发后从延安调到山东,参加了徂徕山起义。走进我军控制地区以后,罗荣桓与赵杰骑在马上,边走边谈。他了解了山东省委领导的徂徕山起义和山纵四支队成立的经过。他从部队的发展到周围群众的生活,从干部的状况到战士的情绪,都询问得非常仔细。

3月31日,罗荣桓到达山东分局驻地沂水县的王庄,会见了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和政委黎玉。罗荣桓在延安时就见过郭洪涛,他是陕北红军领导人之一,中央军委委员。张经武是罗荣桓在红大一科的同学,七七事变后曾到山东做过统战工作。1938年8月,中央又派他来山东领导军事斗争。黎玉从1926年起就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山东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1936年北方局派他到山东,重建了山东省委,恢复了山东党组织与中央的联系。抗战爆发后,组织了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罗荣桓在王庄还见到了山东纵队政治部主任江华和在分局、纵队担任领导工作的李林、刘居英、吴仲廉、姚仲明等同志。罗荣桓向分局主要领导同志传达了六中全会精神,又召开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活动分子会议。会场设在王庄的天主教堂里。山纵组织部的同志特地把会场布置了一番,把教堂的神像用布遮盖起来,挂上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画像。罗荣桓在这里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报告。

抗战爆发后,山东党组织领导人民举行武装起义,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伟大成就,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当时山东受到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言论的影响,对于以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的政治迫害与军事进攻,退让过多,反击不够有力。

罗荣桓在传达六中全会精神时,着重阐述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他的传达报告观点明确,切合实际,给与会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山东的同志虽然看过六中全会有关文件,但是毛泽东在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当时并未公开发表,听了罗荣桓的传达,大家感到对独立自主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时,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小麦正在拔节,山东的抗日武装斗争也正在蓬勃发展,罗荣桓带来的六中全会精神,犹如及时降临齐鲁大地的一场春雨。

罗荣桓还没有离开王庄,大家正在热烈讨论他的传达报告时,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太河惨案”。

秦启荣是蒋介石军统特务组织“蓝衣社”在山东的头子。他的公开职务是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的常委和山东省政府委员,在惠民打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部”的番号,自称中将司令。沈鸿烈又委任他为三青团山东分团主任和建设厅长、十二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要职。1938年底,秦启荣指使军统分子王尚志,在昌邑、潍县一带发展队伍,王尚志任秦启荣手下的第五指挥部指挥。1939年春天,王尚志率部越过胶济路,于3月底进驻博山县以东淄河一带,并派出四个大队,抢占原为我第四支队部队驻守的太河镇。正在这时,中共清河区委派第三支队特务团团长潘建军,率领一批军政干部和爱国青年前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还有一部分宣传队员随同去山东纵队指挥部。三支队十团吕乙亭营长率四、七两个连武装护送。这一行共200余人,由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统一指挥。鲍辉一行越过胶济路后,准备经过太河镇去沂水。当得知太河镇已被王尚志部侵占后,便停于太河镇以北二十里的长秋村。

秦启荣得到我部将从太河镇经过的情报后,密令王尚志设置圈套,准备将我军一网打尽。王尚志亲自作了周密部署。而我们的同志却毫无警惕,并事先将我部枪支人数通知了王尚志,说明我部是从太河镇经过,请他们不要误会。3月30日上午,部队到达离太河镇八里的同古时,吕乙亭发觉王尚志部士兵荷枪实弹,气氛反常,便命令部队停下,但鲍辉认为不会出大的问题,命令部队继续前进。王尚志派人来说:“都是中国人,过去吧,没关系。”并指定我部走太河镇西边一条狭窄的通道。路东是坚固的石砌寨墙,路西是淄河,河的对面是悬崖峭壁。敌人寨门紧闭,村头上、围墙上、山顶上都布满了人。吕乙亭感到情况不妙,命令战士做好战斗准备,他自己走在最前面。当部队走到西门外的围墙下时,突然枪响,吕乙亭应声倒地。接着,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打过来。潘建军正要还击,鲍辉仍命令不要开枪,而要大家齐声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不要对内”等口号。但是,敌人不停地向我军射击,有的同志倒在血泊之中,有的同志跳入河中,又被敌人俘去。结果,只有四连连长许子敬等几十位同志冲出重围,其余同志多数被俘,有的当场牺牲。鲍辉这位经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左腿被打断后,被敌人残酷杀害。潘建军被俘后英勇不屈,也被杀害。

正在王庄传达六中全会精神的罗荣桓,听到太河惨案的消息,极为震怒,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亲自参加了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召开的会议,主张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血腥挑衅进行坚决反击。他认为,这一惨痛的教训,说明有些同志存在着严重的右倾思想。敌人的屠杀和烈士的鲜血,证明了党的六中全会制定的方针非常及时、非常英明。对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罪行,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狠狠地予以反击。

在罗荣桓参加下,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作出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一系列决定。首先是在政治上彻底揭露敌人的罪行,张经武和黎玉向全国发出通电,揭露太河惨案真相,并致电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政府,要求惩办祸首秦启荣。为了揭露敌人,教育群众,在王庄召开了一个庄严的追悼死难烈士大会。罗荣桓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秦启荣一手制造了太河惨案之后,接着又放出“太河事件是一场误会”的谰言。罗荣桓在大会上针锋相对地指出:太河惨案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精心策划、蓄意制造的。这是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铁证。大会一致通过决议,立即组织请愿代表团,要求国民党山东军政当局严惩太河惨案祸首,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承认一切抗日民众团体合法活动,抚恤、慰问死难烈士家属。

根据六中全会的方针,以及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研究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的作战计划,决定集中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第四支队等部,讨伐王尚志,夺回太河镇。在讨论作战部署时,大家担心的是,如果沈鸿烈掌握的吴化文旅和进驻山东的于学忠东北军出兵支援秦启荣,将使局势复杂。参加讨论的罗荣桓当即表示,为了配合反击作战,在鲁西的一一五师部队可向津浦铁路靠拢待命,如果沈鸿烈和于学忠出兵,一一五师就开过来参战。罗荣桓的发言给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的同志极大鼓舞。罗荣桓与郭洪涛、张经武、黎玉等同志,一同从沂水县王庄去太河镇所在的博山县境察看了地形,然后经莱芜返回泰西。太河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对一切顽固分子的无理进攻,必须以严肃态度对待。对汉奸分子如秦启荣,必须坚决消灭。

4月20日,云集太河附近的山东纵队第三、第四支队等部队,向太河镇发起总攻,当天下午我军即收复太河镇,歼敌一部,并乘胜直扑王尚志司令部驻地太河镇东南峨庄,将王尚志的警卫大队全部歼灭。秦启荣又唆使王尚志派部队袭击我军指挥部驻地沂水悦庄。我军早有准备,当王尚志部队窜进悦庄后,我军从四面围上,又毙敌一部,生俘200余人。

太河一战,秦启荣、王尚志损兵折将,打击了以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的气焰,鼓舞了山东抗日军民的志气。罗荣桓用这一鲜血写成的教材,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入地宣传了党的六中全会制定的独立自主方针。他回到一一五师后,在4月26日召开的师直机关和直属部队干部大会上,报告了太河惨案的经过和教训,使大家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太河惨案发生后,山东各区都开展了反摩擦的斗争,给山东各地的国民党顽固派沉重的打击。罗荣桓这次东来,第一次和山东纵队的领导同志会见,为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共同坚持斗争打下了基础。此后不久,山东纵队组织干部参观团到一一五师参观,学习老八路的作风和经验。罗荣桓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指示部队热情欢迎兄弟部队的代表。

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供稿

( 编辑: 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