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非遗知多少
编者按:郯城县历史文化厚重,非遗项目众多,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2项、市级43项,数量均排名全市前列,且很多项目已发展为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列。为更好地挖掘郯城县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向外界推荐郯城非遗项目和特色文化产业,现开设《郯城非遗知多少》栏目,让更多群众了解郯城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拉花腔”等。因唱腔优美、有拉人魂魄的魅力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名“柳琴戏”。其起源于临沂市郯城县,流布于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等地区。2006年,柳琴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专家考证和从艺人员的师承关系推算,郯城柳琴戏有近300年的历史。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纯朴的乡土气息,倍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郯城柳琴戏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
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农民以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多反映农村生活,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咸丰年间,出现演唱柳琴戏的专业艺人,演唱班社雏形的逐步形成,由小生、小旦两人合演的称为“二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三人合演的称为“三小戏”。在长期的演艺过程中,演员不断创新,唱腔不断变化,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的演唱技巧基本形成。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由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脚色行当也逐步完善,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民国初年,郯城县沙墩村拉魂腔艺人张秀荣、张秀起和杨二群等人组织的班社,在演唱拉魂腔的同时也学唱京剧,把京剧锣鼓点“单抱边”“双抱边”“四边静”“水底鱼”“一炷香”等运用到拉魂腔中,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拉魂腔的演唱艺术。1932年,郯城县著名拉魂腔艺人梁学惠曾带领10人的戏班,在上海各大剧院巡回演出近一年,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和喜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琴戏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据20世纪60年代统计,郯城县当时拥有柳琴戏业余剧团100余个。郯城县作为柳琴戏发祥地之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柳琴戏演员。1954年组建临沂柳琴剧团,半数以上的主要演员由郯城县输送,如张金兰、冯士选等。
1985年,郯城县京剧团改为郯城县柳琴剧团,先后排演了古装戏《秦香莲》《打金枝》《吕布与貂婵》等剧目。自1991年起,郯城县柳琴剧团排演的柳琴戏《落凤湾》《苦果》《李志铁》《红丝带》《退证》等剧目先后在国家和省、市文艺演出中获奖。2001年,由郯城县柳琴剧团选送的柳琴表演唱《四个老汉夸银杏》在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播出。
第七代传承人张金兰,6岁开始家传学艺,1953年全国戏剧汇演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获山东省演员一级勋章,1956年获山东省优秀演员一等奖,自1960年起先后灌制《丝鸾记》《三击掌》《王二英思夫》《三姐剜菜》《鸿雁捎书》《喝面叶》《状元打更》等唱片。1959年任山东省临沂柳琴剧团团长,是北派柳琴戏的代表,号称“柳琴北大门”。她嗓音独特,花腔运用恰当,身段表演大方得体,因而自成一派,在临沂有“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钱”之说,深受当地戏迷的喜爱,被推荐为临沂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1985年, 第八代传人张开红在县柳琴剧团学习柳琴戏,2016年拜张金兰为师,系统学习柳琴戏表演艺术,擅长青衣、花旦,嗓音清亮、表演娴熟,曾在大型柳琴戏《秦香莲》《喝面叶》等传统剧目中担任主演。在新编柳琴戏《窦娥冤》《圣贤会》《亲娘婆婆都是妈》《彩礼》等剧目担任女主角,得到专家认可和观众的喜爱。近年来,张开红积极学习、借鉴了其他戏曲表演形式,尝试将柳琴戏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表演,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2014年参演的现代柳琴戏《好人刘吉传》获得临沂市首届小型戏剧展演一等奖,2019年,主演古装柳琴戏《圣贤会》获“沂蒙文艺奖”戏曲类二等奖。
“近年来,我在县文化馆公益培训班义务代课,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县五小、树华学校等开展非遗课程,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把柳琴戏发扬光大,唱出时代的新声。”张开红说。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刘国伟 刘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