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感染性腹泻和食源性疾病季节性增多,形势总体平稳

临报融媒 2024-07-17 阅读次数: 6013

“肠”享一夏,守护健康

我市感染性腹泻和食源性疾病季节性增多,形势总体平稳

在临沂客户端讯 7月17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截至6月底,全市共报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2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1397例,食源性疾病病例52457例,发病水平基本与往年保持一致,形势总体平稳,暂无感染性腹泻聚集性传染病发生。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容易造成病菌繁殖,食物极易受到污染,加之高温下体能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传染性强,症状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入夏以来,我市重点围绕环境、风险人群和病例感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开展全方位监测,每月采集抽检居民自备井水和生活污水样本开展病毒性腹泻监测,每季度召开一次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在学校、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和饮食从业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伤寒副伤寒监测工作,采集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样本开展胃肠炎病毒监测,在各级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快检等5类项目,目前已累计采集检测各类样本1400余份,完成食品监测232份,为全市感染性腹泻防控和食源性疾病干预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

我市定期组织疾控和医疗专家对全市感染性腹泻流行形势开展会商研判,制定防范措施;持续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启动腹泻类病例等样本细菌性多病原检测工作,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识别和精准溯源;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情况并指导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传染病防控;强化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市级累计组织各类培训和技术下沉活动5场次,覆盖县乡基层人员480余人;认真做好腹泻患者的医疗救治,全市237家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全部开诊并按规定做好值班,规范诊疗服务,最大程度方便群众。

我市实施综合的防控措施,全面做好苍蝇、蟑螂等病媒消杀和环境整治,控制和降低蚊蝇密度。结合监测数据,及时将检测异常的风险环境点位通报当地政府部门,并指导开展风险化解和整治工作,今年已完成5处水源异常点位的处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健康宣传活动,制作了短视频通过“健康临沂”“临沂疾控”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抖音账号进行播放,累计播放10万余次,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感染性腹泻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护能力。

相关链接:

夏季常见的腹泻类传染病有哪些?

腹泻是夏季常见、多发的疾病。腹泻类传染病有很多种,严重的如霍乱、甲型肝炎、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轻一点的如诺如病毒、大肠杆菌等引起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这类疾病在夏季高发的原因主要有病原因素、气候因素和个人因素3个方面。

在病原因素方面,自然环境中能够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非常多,仅能够导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就至少有70余种,这些病原体还会持续发生变异,不断产生新的致病菌株。另外,人体感染某种病原后会形成一定的免疫力,但感染性腹泻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一般非常短,而且不同病原形成的免疫力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因此,一个人可能会反复感染同一种腹泻或者不同种腹泻。

在气候因素方面,夏季天气炎热,有利于许多病原体尤其是细菌的生长繁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它们的数量会快速地增长。同时,夏季的雨水较多,尤其是在发生洪涝灾害后,雨水容易造成水源的污染,继而造成大范围的传染病传播。另外,夏季是苍蝇、蟑螂等活跃的季节,这些昆虫常常成为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在个人因素方面,夏季,人们多喜好生冷饮食,冷的食物可使胃肠道的抵抗力下降,同时夏季容易出汗,人们大量饮水会冲淡胃酸,降低胃酸的杀菌本领。

夏季高温,食品容易腐败,如何健康饮食?

夏季高温高湿,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如果食品储藏、加工和食用不当,受到细菌霉菌污染,就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要选用新鲜的食材,尽量做到即买即做,即做即食;加工制作食品,一定要做到烧熟煮透,对于一些没有用完的食材,或者剩饭剩菜,要及时放到冰箱里冷藏或冷冻保存,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剩饭剩菜要充分加热再食用。同时,要对冰箱经常性清洁和消毒,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夏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毒蘑菇中毒症状较为凶险,死亡率较高,肉眼又很难分辨,最好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同时,不宜贪凉吃太多冷饮等对肠胃刺激性大的食品,尽量保持清淡饮食习惯,适量补充水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男性每天饮水不低于1700ml,成年女性每天饮水不低于1500ml。以喝白水或茶水最为适宜,不可用饮料代替白水。

三伏天容易出现没食欲,增酸味、苦味,可以帮助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同时精致的摆盘、丰富的色彩,也会让进食更有滋味。

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保证营养,适当锻炼,合理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进而增强免疫力,维护健康,预防疾病。

临报融媒记者 彭连娜 实习生 刘美彤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