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古调丨曾子、郑玄与郑城

临报融媒 2024-07-22 阅读次数: 21190

平邑县郑城镇历史悠久,古称郑司农城,因郑玄于此地注释《孝经》而得名,文化积淀沉厚,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郑城位于平邑县城南30公里处,东接费县,南连枣庄,西邻济宁。郑城山清水秀,风光瑰丽,景色宜人,生态宜居。境内曾子山、观音山、九顶莲花山山势峭拔、峰奇石怪、造型各异,林木葱郁、移步异景。金银河、温凉河、玉溪河贯穿全境,水质清澈,湿地资源丰富。有115师在沂蒙纪念馆、桃峪高干会议旧址两大党性教育基地,有罗荣桓故居、肖华故居、苏家崮战斗遗址、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及郑玄文化公园、郑玄晒书台、郑玄墓等历史文化景点。

郑城南部南武城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城故城,是孔门四圣之一的曾子,“七十二贤”之曾点以及西晋政治家、军事家羊祜,书法家羊欣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出生地,人杰地灵,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素有“鲁南奇葩”之称。

郑城是“宗圣”曾子故里。曾子(公元前505年—前432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今平邑南武城)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正宗传人,曾子是先秦儒门五圣之一。幼年时他在父亲启蒙下踏上学术之路,以晚上伏案苦读、白天躬耕于泰山之下之举,开后世“耕读传家”之先河,后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最能够守护儒家之正统、儒家之本源之人,因此被尊称为“宗圣”。他与“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复圣”颜回合称“孔门四圣”。

曾子撰《论语》、著《大学》、成《孝经》,以弘毅之气,上承至圣道统,下开思孟学派,彰显着“孝本”思想的生动回放,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灿烂之笔。元代郭居敬将其列为《天下二十四孝》之首。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义”,而曾子的思想核心则是“孝”。他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自古忠臣都是出自孝门的,这是因为“家孝则国治,忠臣必孝子”。曾参一以贯之地好学自省,慎言笃行,重情重义,持德守节的“孝本”思想,后来终被演化为一整套“孝治天下”的政治总纲,为“德治天下”提供了备受崇尚的理论支撑。

曾子成就之巨、影响之大、传流之广,深深地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儒家学者、经学家郑玄。620年后,郑玄为更好地弘扬“孝”文化,慕名来到曾子故里。

郑玄,字康城,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学家,史称“经神”,同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物理学家、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算术,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五经”;十六岁时,不但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而且通晓谶纬方术之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大家称为神童;到二十一岁时,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并精于历数图纬之学,兼精算术;到了而立之年,郑玄已经成了一名有着较深造诣的经学家。

郑玄年轻时曾任乡啬夫,但他不乐为吏,而潜心经学。北海太守杜密巡视高密,见郑玄有才识,即调至北海郡任职,不久又举荐他到太学学习。郑玄先后师从著名经学大师第五元先、张恭祖,后入关中求学于当时最负盛名的经学大师马融。

郑玄虽然学富五车,但他却毫不满足。

郑玄慕名来到曾子故里,安顿在南城之山栖迟岩下的一所石屋里,很少出头露面,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注释《孝经》。

郑玄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郑玄门徒上千人,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五十人以上。

总的看,郑玄以其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是一位空前的经学大师。从唐代起,其所注的《诗》《三礼》即被视为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收入九经。宋代又把它列入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教材,是古经典的权威注本。

从曾子“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起始,到郑玄“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其民族忠孝气节真是一脉传承,作为一腔文化血脉,早已转化为中华民族澎湃不息的文化基因。不论曾子文化、郑玄传说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弘扬“孝”文化,孝忠家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善磊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