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吗?”杨美娥听着手机里的语音信息,能感受到小于声音里的期盼与担心。于是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冒着大雨赶去小于实习的单位。18岁的小于以为自己已经成年,杨美娥便不会再帮扶自己了。
杨美娥是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小于是她对接帮扶的孩子。6年前,杨美娥加入了服务团,并积极参加摸排走访活动,并对接了12岁的小于。那时的小于正在泥泞中挣扎,每天的生活都黯淡无光。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积蓄耗尽,只有一个精神残疾,连饭都不会做的母亲为伴。无奈之下,80多岁的姥姥将娘俩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杨美娥刚到小于家时,只见他胆怯地躲在姥姥身后,低着头,双手搓着衣角,满脸写满了无助。一旁的妈妈木讷地站在那里,盯着杨美娥等人,一言不发。只有姥姥拉住杨美娥的手,眼泪不停地流,呜咽着诉说着娘俩的不幸。“我这孩子命苦啊,要不跟我住都吃不上热饭。我这么大年纪还能照顾他们多久呢。”老人家的话语里流露着无奈和心酸。杨美娥安慰老人家说,不用担心,您好好保重身体。我们是服务团的志愿者,以后你们家的事就是我们团队的事,我们会一帮20年,直到孩子成人成才。
从那以后,杨美娥在临沂多了家亲戚。每次到小于那里,姥姥都特别开心,嘴里不断念叨着感谢党感谢国家的话语。40多分钟的路程,杨美娥从最初的陌生到轻车熟路,不知走了多少遍。“我感觉像老家的亲人一样,路再远也放不下,几天不去就会特别想他们一家。”杨美娥说,自己也是外地人,对小于的遭遇也能感同身受。
2009年,杨美娥从河北农村来到临沂开启了建材租赁创业之路,这里有她流下的汗水,也有收获的喜悦。没来之前家里长辈就嘱咐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但是在临沂这些年,杨美娥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每当遇到困难就有贵人相助,在她身边遇到的都是好人。她常常在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回报这座城市?
身在异乡的杨美娥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小于,陪孩子过六一,送孩子去夏令营,尽量让他的童年多一些快乐。有一次,在孩子父亲忌日那天,姥姥主动打电话让杨美娥帮忙送娘俩回家上坟。这是对接以来,姥姥头一次主动提出要求。这也让杨美娥感觉到自己赢得了老人家的信任和依赖。
由于小于就读的学校与如今的住所相隔较远,在市服务团与教育部门的多方协调下,小于如愿转到了姥姥家附近的学校上初中。但由于基础太薄弱,中考失利。杨美娥不敢想象小于辍学后的日子,因此和他商量去技校就读。经过多次沟通,小于终于答应去技校学习。杨美娥又联系市服务团和鲁南技师学院,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协调,小于终于可以继续读书了。
但是当孩子的大爷得知这个消息后,却表示不同意。因为在小于大爷眼里,小于学习能力太差,甚至想给小于办个残疾人证。杨美娥没有听从小于大爷的意见,苦口婆心劝说,孩子要是辍学了,什么也干不了,这辈子就荒废了,必须得学点手艺,才能养活自己。最终杨美娥通过村委、亲戚多方面做工作,孩子大爷终于同意孩子去上学。
入学那天,杨美娥和小于的表哥一起去了学校。看着偌大的校园,表哥也担心小于会不适应学校。“万一他找不到餐厅、找不到食堂怎么办,会不会被学校开除呢?”表哥不安地说着。“没事,咱相信他,先试试再说。”杨美娥坚信小于没问题。
就这样,小于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在鲁南技师学院厨师班,小于学习刻苦认真,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自己也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做出丰盛的佳肴。
今年夏天,学校帮小于在市区一家酒店安排了实习工作。
6年前的一句承诺,如今已经照进现实。18岁的小于已经成年,也有了一份实习工作,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
当杨美娥得知孩子已经开始实习时,她发信息鼓励他好好工作、好好做人,争取留在酒店工作。然而,这却引发了小于的担忧,从而有了文章开头的情景。
那一天,临沂下着大雨,交通不便。杨美娥一想到小于的不安,便不顾一切坐上公交车来到孩子实习的酒店。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便打消了孩子的顾虑。小于也知道了,志愿者说一帮20年,不是一句空话。
回想这6年的帮扶路,看着成人成才的小于,杨美娥非常欣慰。“庆幸小于是个很自律的孩子,比同龄孩子更懂事。”杨美娥说,“我感觉志愿者就是孩子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他们一路前行。我想对孩子说:我们是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临报融媒记者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