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丨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家风带民风 乡风促振兴

临报融媒 2024-09-21 阅读次数: 8165

■文明新风润沂蒙

在临沂客户端讯 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优化村规民约弘扬新风、巧用奖惩机制选树典型的方式,促进基层治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好家风引领好民风,好民风润泽好乡风。

一则家训传承中华美德

“勤劳一日,一夜安眠,勤劳一世,一生幸福。”“固守稳健,谨慎行事”“ 别人有灾我去救,自己遇难有人帮,别人有事不去帮,自己有事难求人”……在马头镇马南村村民家门口都张贴着诸如此类的“家训”。

2018年9月24日,花园乡冷庙桥头上发生惊险一幕:两辆面包车剧烈相撞,巨大的冲击力将其中一辆面包车撞向桥头东北角的猪肉摊!车祸发生瞬间,在桥头摆摊卖水果的马南村村民韩勤彩不顾个人安危,飞身救下4岁儿童,自己却身负重伤。更令感人感动的是,住院期间,本不富裕的韩勤彩全额承担自己的医疗费用,并主动将保险赔付的2万元钱让给孩子奶奶使用。

韩勤彩见义勇为的举动并非出于偶然,生活中,诚信经营、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是她的一贯品质,更是她们家的家风家训。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善良、勤劳和勇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人向善向美,韩勤彩也被评为“山东好人”“中国好人”。

一纸公约刹住不良风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马头镇坚持乡村振兴与移风易俗破立并举,一体推进,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天价彩礼、恶俗婚闹等不良风气,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该镇以整治无事酒为抓手助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党支部书记兼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制定相关章程,确定红白事办理流程和标准,免费为群众提供农村红白事相关用品。此外,吸纳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人士和村“两委”干部为村级红白理事会成员,做到有章理事、有人管事。同时,在镇村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推出“村民公约”。村规民约明确规定酒宴的范围、对象、规模、程序以及处罚条例。还与辖区酒店和宴席一条龙经营者都签了承诺书,不能违规接办酒席。

“有了村规民约,大家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很多坏习惯都慢慢改掉了,文明的意识也提高了,每天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已经成为习惯。”“移风易俗真是好事,红白喜事倡导简办,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很大程度地减轻我们的经济负担,攀比之风渐渐没有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了。”马东村的村民们对村规民约赞不绝口。如今,马头镇的村规民约“约”进了村民的心里,“约”出了文明新风,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村子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处小院弘扬文明新风

“我的公公婆婆常年在外打工,我的对象也经常在外打拼,无暇顾及家里,我就把照顾年老体弱爷爷的担子压在自己的肩上,给爷爷做可口的饭菜,给爷爷晾晒被褥,给爷爷讲讲村里村外的故事,让爷爷生活得开开心心……”在宣讲小院里,她们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带领父老乡亲感受孝道文化的意义,让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通过宣讲在乡村群众生活中传播和传承。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互动,争先恐后分享自己尊老爱老、孝敬长辈的心得体会与真实感受。

淳朴民风也孕育了良好的新风尚。村里选择了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代表组成农民讲师团,在宣讲小院里定期教授文明礼仪知识、生产生活技能等;同时创办讲习所,与梦想课堂有机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深入挖掘特色民间艺术,组建秧歌队、舞蹈队、“郯马五大调”乐团、舞龙舞狮队伍,举办“四季乡村春晚”、秧歌展演、舞龙舞狮展演等农民群体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将文明乡风渗透到群众中去,让乡风文明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春风化雨润心田,文明花开古镇美。马头镇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吹到每个村街,吹进群众心田,让广袤农村成为一片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希望田野。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宋法强 房德华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