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民政:临沂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展示⑬村落记忆·白石屋

临报融媒 2024-11-05 阅读次数: 6018

白石屋村是费县薛庄镇谭家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之一,位于薛庄镇驻地北15公里处。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此处有一自然形成的白石棚,形似房屋而得名。村庄三面环山,坐落于类似“簸箕”状的山坳里,村庄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四面绿树浓荫,山石林立,村前小桥流水,山路弯弯,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楼”。

白石屋村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更因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红色堡垒村。村内存有的红色资源主要有《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旧址、大众日报社印刷厂旧址等。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所都曾驻扎在这里。当年,在这种隐蔽而幽静的环境中,年轻的抗大文工团团员创作了《沂蒙山小调》;《大众日报》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着党的指示和抗战的消息。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年,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和反动道会门组织黄沙会的罪行,抗大文工团的学员李林、阮若珊等人,在这里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反对黄沙会》,之后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将原本反映反对封建恶势力”黄沙会”的内容去掉,经过精心反复修改和创造,形成现在蜚声海内外的《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为纪念“沂蒙山小调”的诞生,薛庄镇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立了一座纪念碑,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以恢复文工团在此生活时期的村落场景为核心,打造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供人观瞻。纪念馆里,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遗物,还原了当时的工作战斗场景,都蕴含着战士们不屈的意志和智慧,让人深受教育,心生敬畏。

现如今,《沂蒙山小调》逐渐走出了大山,唱响了全国,传遍了世界,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一座桥梁。白石屋村,也因这首歌曲而闻名,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成为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与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记录着那段峥嵘岁月里沂蒙山区人民的艰辛与辉煌!

( 频道编辑: 徐广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