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杨集镇绍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个一体化带“头”走上振兴路

临报融媒 2024-11-08

在临沂客户端讯 为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2020年,东北头党支部发动5名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先行先试,牵头注册成立了杨集镇第一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绍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托村党支部政治组织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靠上联系、主动向下让利,从土地流转逐步拓展出联合社发展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模式,探索出了“三个一体化”的集体增收路径。

聚焦村社一体化,做细支部领办、“七有”创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构建“1+3+N”管理模式,即1个党支部+3个理事会成员+村民。党支部成员和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依法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代表全体村民成员履行对集体资产的管理职责,实现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组织与经济组织合二为一。坚持“市场运行、共管共享”的理念,在省派第一书记的帮助和指导下,做好“七有”创建和自治管理的结合文章。一方面,完善合作社章程、盈余分配、社务公开等制度建设,在全县率先完成“七有”创建,并实现全程电子化记账,切实推动企业化运行、实体化发展;另一方面,用好村民自治机制,合作社重大事项实行“四议两公开”,充分实现自我决策、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围绕种收一体化,做实让利于民、收益到村。根据“地域相邻、产业相融”原则,联合郯城供销社,以生产要素联营路径打造农资联营创富共同体,成立农资服务中心,下设梁海、塘崖、南杨庄、大张庄等村级农资超市7家,辐射周边30余个村庄。同时,依托国企助力项目,充分发挥县供销社农资公司流通主渠道优势,与撒可富、奥林丹等优质厂家直接合作,减少中间环节,社员农资采购成本降幅超10%,年节省18万元,推动片区内村集体增收21万元。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省供发集团与合作社签订协议,明确服务的地块、面积、内容、收费标准等,并以价格优惠的形式对各生产环节进行补助,小农户监督作业质量满意后亲自签名确认,具体为“耕、种、防、收”半托管模式。对小农户而言,每亩小麦耕种费用降幅达25%,收割费用降幅达20%;每季小麦、水稻享受1次无人机免费飞防,以优惠价格享受到半托管式服务。对村集体来说,省供发集团向合作社每年每亩支付50元服务费用;由服务所在村根据自身情况招募农机手,省供发集团负责技术支持和作业核定,验收通过后将款项拨发至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对村民进行二次补贴。对省供发集团来讲,既实现了服务“三农”工作大局,让政策惠及每位农户;又培育壮大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健全完善了为农服务体系。目前,农业半托管服务模式覆盖东北头、后汪崖、李四池、官集等11个村级合作社,覆盖土地1万余亩,服务小农户2362户,抽查作业环节农户满意度100%,年节省46万元,村集体年增收41万元。

锚定产销一体化,做好土地流转、订单种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解决农民种地难、撂荒多的问题。根据自愿原则,村集体鼓励村民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土地每年每亩保底收益800元,目前有73户村民共214亩土地参与。对于流转后的土地,合作社根据当年行情划定区域,规模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部分种植土豆、洋葱等经济作物,并开展全程农业生产,包括资金配比、人员使用、农资供给等环节,粮食产出通过“生态稻米”自主包装销售,蔬菜产出借助“订单农业”自主包装运抵,合作社年增收5万元。依托东北头村丰富的农业资源,合作社积极探索“订单种植+市场收购”发展路径,引导村民发展订单采购农业,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一条龙”模式,以稳妥可靠的“订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正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放心,进一步实现农民、村集体“双增收”。目前,合作社已与21位种植户达成批量收购协议,并在省派第一书记不断宣传推广下,与济南产业园签订了全年保底20000斤时令蔬菜采购合同,每月分批次、分节点发货运输,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宋振远)

( 频道编辑: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