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古镇绘蓝图
——访莒南县大店镇党委书记陈立明
在临沂客户端讯 “我们将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县域副中心这一目标,抓住‘城镇建设、工业经济、合作社’三个主攻方向,全力打造红色大店、古韵大店、生态大店、业兴大店、法治大店、人和大店,今年力争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000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0亿元,让古镇迸发现代活力……”大店镇党委书记陈立明说。
大店镇历史悠久,人文古迹遗存众多,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还有独特的庄氏家族文化。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军区、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临参会等党政军机关长期在此驻扎,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诞生地。
近年来,该镇立足“红色古镇,活力大店”的特色定位,深化“党建立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农业富镇”发展理念,建设了“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红色文化体验区、东部文旅融合区”三大片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城镇建设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承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建设的能级与品质,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优化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大店镇国土空间规划》及中心村、五龙官庄村等7个村的村庄规划,明确功能分区、边界红线,拉开城镇发展框架,规划出“北部商贸居住、中部文旅服务、南部工农产业”的城镇发展格局。完善基础设施。开通长深高速连接线,提升改造莒新路、向国路等6条主要道路,新建雨污分流地下管网7公里,镇驻地实现燃气管网和供水管网全覆盖,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提升功能配套。对居住环境、便民设施、公共服务进行精准提升,建设青年社区2.6万平方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处,提升改造红色记忆广场、浔河湿地公园2处,打造16处街头绿地,新增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提高城镇的舒适度、便捷度,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工业园区建设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树牢新发展理念,将扎实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产业生态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最适宜的“气候环境”,全力推进园区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将园区作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产业集中度提高的平台,投资4200万元,高标准提升改造大店工业园,形成“四纵五横”的主体路网结构,配套完成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设施,打造出新型建材产业园等4个“园中园”。推动产业集群聚链成势。实行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引果蔬加工、CBN超硬磨具等项目10余个,建设投产省重点项目2个,构建出肉制品加工、果蔬加工、磨料磨具、板材加工4个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向“全链条”发展布局。园区28家规上企业年产值25.6亿元,2027年力争实现百亿级工业集聚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完成技改项目10个,总投资6700万元;与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山东高端磨料磨具技术创新中心,推进磨料磨具产业由“大”变“强”、向“新”提“质”,成为江北最大的磨料磨具生产基地,占据全国45%以上的市场份额。
以合作社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力。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立足农业大镇基础,抓好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载体,把农民再次组织起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管理集约化、作业机械化,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民意愿、适应村庄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合作社规模持续扩大。实施支部领办合作社“4010”工程,新建合作社9家,总量达到43家,行政村实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覆盖;成立大店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入股土地1.5万亩,入社村民7600人。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提高。依托合作社有效承接各项惠农政策,既能“接得住”,又能“用得好”,先后投资1.3亿元实施省级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水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等项目,新修田间生产路50余公里,新打机井42眼,修建水渠2万余米,打造出25个农业生产基地。村集体收入持续增加。强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运行,引导由种植到加工流通延链,实现前“社”后“厂”,提高附加值,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增富,村集体实现经营收入815万元,增收85万元。
红色古镇现活力。近年来,该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草莓之乡、中国磨具第一镇及山东草莓第一镇、花卉百强镇、特色产业镇、宜居城镇、创业型乡镇、医养结合示范乡镇等美誉。
临报融媒记者 梁作金 通讯员 刘艳 徐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