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凝聚全市上下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营造“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市委改革办推出“改革一线行”,深层次挖掘对改革的思考,全方位搜集推改革的“点子”,多视角展示全市鲜活经验成果。
改革手记:
在临沂,每天有1.3万名中小学生,乘坐助学公交畅安就学。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免费助学公交,累计开通60余条线路;创新实施林荫护学步道工程,为15所学校建设1万余平方米的护学步道。
公交助学,是临沂治堵的有效手段之一。临沂市将交通拥堵治理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成立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今年的“一部门一改革重点”任务,聚焦“公交、停车、道路”三项任务,突出“学圈、医圈、商圈、景圈”四项重点,强化改革思维,创新多种手段,初步探索出一条交通拥堵治理的有效路径。
围绕停车均衡供给,创新“绿地+”“林荫+”停车理念,通过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挖掘“潜量”,有效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题。目前,全市利用建设预留地,建成公共停车位1.6万余个;错时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6100余个、24小时免费开放公共停车位7660个;针对老旧小区、学圈、医圈等重点区域,科学规范设置限时停车、夜间免费等路内停车位6000余个。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在调整优化42条常规线路基础上,创新推出“公交+旅游”“公交+购物”“公交+夜经济”等特色线路73条。构建“公交+慢行”绿色出行网,实施共享单车进北城和公共自行车扩面行动,累计投放车辆近5万辆。推出碳积分活动,引导群众绿色低碳出行。
推动路网“内畅外达”,在改造快速路、建设人行过街通道、打通断头路同时,用好数字化手段,升级完善视频监控、智能信号、自动识别、绿波路段等功能,加快打造“城市交管大脑”。此外,围绕“学圈”“医圈”“商圈”“景圈”重点区域,“一点一策”制定疏堵保畅方案,开展30余处重点区域交通拥堵治理,推动出行环境改善“可感可享”。
临报融媒记者 刘家君 通讯员 杜以坤 秦翊瑞 薛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