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近年来,沂水县马站镇探索镇党委领办联合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双社联合”模式,聚焦资源联动、项目联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施村企社联建工作机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蹚出了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多方共赢、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路子。
坚持党委领办联合社,注重以联促赢
在全镇层面,党委领办成立临沂金禾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下设村级土地股份、农机、特色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等4大类123家成员合作社,其中26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全镇各村,61个合作社服务社会群体,探索形成“联合社+会员单位+合作社+农户”四级互联发展模式。联合社吸引“四雁人才”74名,整合农机设备300余台,盘活闲置院落21处,开展培训120班次,吸引会员单位25家企业入社。会员单位以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入股,村集体以资产资源入股,实现了种植、养殖、农机、农技配套发展。先后建成了百合种植园、奶山羊小微产业园、古峰台中草药种植基地、姚洼蔬菜基地、宏福粮食烘干中心等12个产业项目,发展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20000余亩,形成“南有蔬菜、花卉,北有粮食、中草药,农事服务项目遍布全镇”的总体产业布局。
推广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
临沂金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坚持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推行“支部领办+全程托管+规模经营”的服务模式。成立工作专班,对镇内适合规模种植的土地逐一摸排,确定100亩以上适合连片种植地域,镇村两级全力靠上,负责将分散承包的地块整合为适合集中耕作的连片土地。各村合作社积极对接有实力和种植经验的龙头企业,保障土地托管成效。先后与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等大型国企合作,发展玉米、小麦等粮食种植,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服务。经营企业以高端农机为支撑,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涵盖种肥供应、深耕深松、机种机收、田间管理等10项重点领域,因地制宜提供全托管或“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更好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通过“保底+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农户每亩土地每年保底收益800元,粮食经营收益由托管运营公司提取40%的收益,剩余60%收益分配到合作社。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由村集体、合作社、入社群众按照入股比例进行二次分红,提高了群众入社积极性。
招引龙头企业注入,解决撂荒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搬离村庄,农村劳动力缺乏,出现山岭薄地无人耕种或季节性撂荒现象。为杜绝撂荒问题,临沂金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确定了“优先发展粮食,因地制宜、宜麦则麦、宜薯则薯”的发展思路。积极对接山东省供发集团、山东柳絮集团、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实施“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种植模式,全面发展“订单农业”。今年,在联合社的带动下,17家红薯种植合作社与山东柳絮集团合作,规模化种植“济薯25”淀粉红薯5600亩,由柳絮集团统一配备秧苗和技术指导,实行保护价收购,形成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2024年亩均产6000斤,纯利润2500余元。对于不宜种植粮食的地块,坚持宜药则药、宜菜则菜,先后在鞠家庄子、古峰台等村发展丹参、艾草等中草药1200余亩,北坡、姚洼等村发展蔬菜大棚2200余亩,有效促进了集体发展、农村增收、群众受益。
搭建村企社联建平台,创建“共富工坊”
临沂金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立足于“土特产”,做强做优本地特色产业,从种植、研发、加工到宣传推广全程护航,为马站“土特产”赋予新内涵、新名片。依托村镇中小企业,立足乡村发展目标,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筹,创新“村企社联建”发展模式。依托该模式,充分发挥“四雁人才”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开展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活动,建成了马站煎饼、狮子头咸菜、裘皮画等劳动密集型“共富工坊”。马站镇通过打造强村富民助企新模式,建成共富工坊90余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6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在镇联合社带动下,全镇68家煎饼小作坊和12家狮子头咸菜实现了统一规范生产,统一品牌销售,确保了产品质量,实现了抱团发展。如今,“马站书堂旺狮子头咸菜”“马站柴火煎饼”“马站君明煎饼”“马站米粮邦煎饼”等知名农副产品品牌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