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芳草丨仙人洞散记

临报融媒 2024-12-09 阅读次数: 50818

蒙阴小城四周皆山,最近的山是蒙阴山,位于小城正南四里处。

蒙阴山不高,据说海拔才四百多米,在山区里,海拔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倒不如站在东汶河河边仰望来得真切。河边南望,蒙阴山与虎头崖隔河相对,都算得挺拔峻峭,虎头崖更多了一些令人生畏的感觉,也少人至。蒙阴山,倒是一个好去处,春踏青,秋登高,游人络绎不绝,甚至天气只要好,四季都有人去。

一个下午,阳光不错,和女儿去登蒙阴山。

进山,小路弯弯,如草绳隐没在林间巨石中。原生态的山林中,多杂树,树多乱枝,枝杈间多石头。这些石头是有来历的:在庙宇周围树杈上放一些石头是这一带的风俗,这石头叫“押子”,有求子会如愿之意;也有在树上拴着红布条的石头,名为“栓子”。

路的远处是荒草和裸露的岩石,背阴处还有积雪。上到半山腰,积雪渐多,路也陡,台阶上积雪未融,行走愈发困难,以至于气喘吁吁,举步维艰。

边走,边看,边休息,终上得山来。

山上有著名的南山仙人洞。仙人洞位于悬崖陡峭处,洞口朝南略略偏西,洞深约二十米,东西也不过十几米,高约五米,罕见的天然大洞,可容百多人。顶部穹窿,多钟乳石,或洞窟。早年间,穹窿顶部多滴泉,滴水下落,如房檐滴水,滴答之声清脆明快,不绝于耳,虽严冬也滴水不绝,人在其中,凝神中,往往忘了自身的存在。现在不见滴水下落,洞中倒是有个池,池中有清水。据说雨水丰沛时还有滴泉,这水自然是去年夏日的泉水。泉水中有3条金鱼游来游去,金鱼不过手指肚大,削瘦一些,倒也精神。仙人洞四壁有石画像,现在多已模糊不清,只隐约可见,不外乎人物或祥云图案。后来细读碑文记载,方知详细内容,原来西壁有4幅人物浮雕:3人佩剑,一人吹笛;碑文形容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石画像和碑文两相对照,竟令人生出何谓实何谓虚的困惑,世间事往往如此,时间缓缓流逝中,一切都慢慢模糊起来,虚实的界限模糊了,真假甚至也颠倒了……世间欲探求事物之真相者不能不慎。

石碑分为南北两块:北碑是邑人李炯然撰文,题曰:“游仙洞诗之记”,文字中隐约可见“若隆冬居之则忘其寒,盛夏居之则清气逼人“的句子;南碑是嘉靖七年由蒙阴县知事所立,文字多已模糊不可见。

洞东南角有石室半间,相传为汉承宫隐居读书处。至于县志记载的碑碣浮雕等已是踪影全无,而今有新塑像一座,书案一张,香炉一具,简陋跪垫一副,除此别无他物。塑像当是隐居此处读书的承宫先生。

走出洞,仰望,远处群山连绵,峰顶入云;俯视,蓝天白云下,清流如带,啤酒厂宛如一座花园;凝神倾听,偶尔飞鸟鸣唱松涛阵阵:恍惚中,尘俗皆忘,不知身在何处……

孙大德

( 编辑: 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