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项目——走进河东区

临报融媒 2024-12-15

在临沂客户端讯 为进一步推动临沂市高质量发展,聚焦企业、项目,深度挖掘企业、项目建设好经验、好模式、好典型,集中展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效、特色亮点、经验成果,12月14日至17日,2024年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举行。

12月15日下午,现场交流与会人员走进河东区,分别观摩了魏桥高强韧铝合金轻量化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中太时代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华芙年产130万套锂离子电池模组项目。

魏桥高强韧铝合金轻量化智能装备制造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711亩,投资强度366万元/亩,亩均税收42万元。由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等14个单体。目前挤压车间等9个单体工程已完成,挤压车间的4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总装车间1条生产线安装完成,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8万吨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型材、1万台全铝挂车、3万台全铝货箱及1000台城市环卫专用车。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27亿元、年税收1.1亿元(其中,地方税收5500万元),带动就业350人。

特色亮点

世界500强独资建设。项目由世界500强魏桥集团投资建设,是除本部外最大的投资项目,是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是我市打造5000亿级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的重要一环。

技术水平行业领先。魏桥高强高韧铝合金强度较普通铝合金高30%,轻量化全铝半挂车整车90%以上采用该铝合金,较传统挂车车身减重近40%。

领军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可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铝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魏桥集团从传统材料生产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转变。

中太时代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循环利用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总投资6.1亿元,占地170亩,投资强度359万元/亩,亩均税收35万元。由山东中太时代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占地98亩、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锂电池及材料回收处理车间等7个单体。项目已完成3栋标准化车间建设,建成投产生产线1条,完成投资2亿元。投产后可年处理锂电池4万吨,年产电池粉8000吨、铜米1800吨、铝米1000吨。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税收6000万元(其中,地方税收30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

特色亮点

综合实力突出。中太时代为山东省首家锂电回收综合循环利用技术企业,业务规模及综合处理能力位居北方前列,于2023年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工艺装备先进。中太时代拥有发明专利200余项,以及电池极片处理、退役18650电池处理等国内先进生产工艺及装备,实现了电池拆解、利用、再造的全生命周期循环体系,该项目采用的锂电池带电破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机遇广阔。锂电回收行业具备千亿市场规模,项目以其先进的技术吸引了包括天能、金川、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公司的投资、合作。

华芙年产130万套锂离子电池模组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119亩,投资强度420万元/亩,亩均税收28.5万元。由山东华太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8.5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办公楼、生产车间、智能仓储等配套设施,计划新上先进小动力锂电、家庭储能电池生产线10条。目前,4层生产车间已建设完成,新上先进小动力锂电、家庭储能电池生产线5条,已试生产,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30万套锂离子电池模组(约2GWH)。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税收3400万元(其中,地方税收1700万元),带动就业120人。

特色亮点

产品系列全。产品涵盖碳性、碱性、锂离子等多种系列,逐步构建“PACK、电芯、梯次、再生、储能、电池银行”的全产业链体系,打造中国北方新能源产业基地。

技术工艺新。拥有行业领先的锂电池PACK配组技术方案,电池模组热管理、自动灭火管理、极寒环境自动加热、5G远程实时充电监控等关键工艺达行业领先水平。

应用场景广。产品面向低速动力、智能换电、电动搬运车、电动船舶、医疗设备等领域,特别是在智能换电民生服务领域,华太已在我市主城区投放了63台智能换电柜、2500余组电池,市占率达到60%以上。

( 编辑: 李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