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年关将近,中小学迎来考试季。今年考试季,临沂部分县区的试题可是火了一把,一度登上本地热搜。比如罗庄区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中,将“泥沱双月”“银凤陶瓷”“朱张桥”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标识的罗庄人文地域IP作为考点;兰山区小学期末考试中,各年级的语文试卷也融入了临沂地标建筑、历史名人等元素,如“临沂人民广场”“书圣王羲之”等。这些引发热议的试题,无一例外将基础知识与地方风土人情作了有机串联,可谓别有新意,别出心裁。
正所谓,新生事物都是在争议中不断成长的。考查手段的创新,也引发了一些讨论,暴露了一些问题。苦于知识储备的不足,不少孩子考完试后闷闷不乐,较大跨度的知识点也让不少家长也感到陌生。“别说小学四年级了,我都不会!”“感觉是以前我读初中的难度,太卷了!”因为不适应试题内容而有所质疑的声音,也随即传来。不过,也有家长认为,尽管试题材料在平常掌握的内容之上有所“加成”,但考查的核心依然是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形式更加新颖、贴近实际,更需要学生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这几份引发热议的考题难不难?多位资深教师一致表示,形式上,确实是比平常的练习要高了一档,不过其考查的知识点并未超纲。试卷中的题目,实际上是在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比如罗庄卷,字词考查的内容都来源于课本中的语文园地,兰山卷虽加入了与临沂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阅读材料,但知识点依然源于课本。只要学生打开思路,应对起来不是难事。
2022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即“新课标”),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这是将是今后考题的特点,意在从学习实际出发,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储备及思维状况。此番引发热议的试题设计,正是对以上要求的回应,并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以本土风土人情作为牵引,情景化、跨学科的考查占比或将进一步加大,此次试题的全新尝试也正契合了这一要求。
换一个思路来看,做临沂人,知临沂事,从娃娃抓起也是种有益有效的尝试。以考试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与探知欲,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人文历史之美,潜移默化中,也是对故乡认同感与自豪感的培育滋养。这样的考查方式,是值得点赞和期许的。不过,对于试题引发的各种讨论、担忧甚至是质疑,各中小学校也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所回应,进一步探索、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形式内容,逐步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强化知识串联,培养发散思维。
说到底,试卷的形式创新不是为了“卷”,本质上还是要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融会贯通来服务的。对学生而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好基本知识,应对各类变化才更具底气。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多元化未来,培养孩子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势在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思维方式下,每个孩子都应经历一些历练,在历练中不断成长,提升洞悉各类事物的能力,“拥有一粒沙,也能看遍撒哈拉”。
在临沂评论员李济华 王玉婷
“在临沂网评”征稿啦!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