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沂蒙·红色记忆丨歌声中的回忆——《跟着共产党走》诞生记

临沂日报 2025-02-09 阅读次数: 95787

你是灯塔

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

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你就是核心

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

人类一定解放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

人类一定解放

1940年6月,著名赞歌《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诞生于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孙祖镇为知名红色根据地,八路军第1纵队、山东军政委员会、山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青抗先)临时总队、中共南沂蒙县委等都在该镇成立。八路军第1纵队、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等都曾在该地活动。著名的九子峰战斗、和尚崮战斗和孟良崮战役都与孙祖镇有关。东高庄村是著名的抗日模范村,时任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徐向前曾在该村居住,指挥了著名的九子峰战斗(又名孙祖战斗)。1940年1月中旬开始,抗大一分校司令部就设在该村。

《跟着共产党走》歌词纪念碑亭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一分校)是由延安抗大总校、陕北公学和西北抗日青训班各一部合组而成。1939年11月,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抗大一分校开赴山东敌后办学。1940年1月,1370余名学员和学校大部分干部到达沂蒙山区的孙祖、张庄一带(今属沂南县),八路军第1纵队随营学校并入抗大一分校。周纯全任校长、李培南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抗大一分校到达沂蒙山区后,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1纵队、山东纵队领导和指挥。不久,山东分局和延安抗大总校决定,将抗大一分校改建为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习惯上仍称抗大一分校),下辖3个支校,其中八路军第115师教导大队为第一分校,随校本部活动在沂南、蒙阴、费县、莒南、日照一带(第二、三分校分别在鲁西和胶东活动)。学校内设校部、政治部和训练部,还组建了文艺工作团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快速发展。抗大一分校的到来,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40年3月,徐向前指挥的九子峰战斗打响,经两昼夜,毙伤日军少佐小林以下190余人,俘伪军18人,取得了重大胜利,是八路军在鲁中区首次重创日军,粉碎了日伪军在鲁中地区进行分区“扫荡”的阴谋,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夺取胜利的信心,人民群众抗日的热情空前高涨。

1940年6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9周年,抗大一分校准备“七一”在东高庄召开党代会,要求文工团表演节目,教唱新歌。但到6月下旬,仍然没有新歌。文工团主任袁成隆、支部书记史屏和副主任王久鸣商议,必须写出一首新歌向建党19周年和抗大一分校党代会献礼。他们商定由抗大一分校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沙洪写歌词,文工团副主任王久鸣谱曲。史屏到沙洪的住处,告诉他:“‘七一’快到了,团部研究,请你写首歌词作为献礼节目。”并说:“久鸣同志已经表示了态度,准备和你竞赛,你写歌词用多长时间,他谱曲就用多长时间。”沙洪立即构思,只用了十分钟左右就写好了歌词。词中把党比作“灯塔”“舵手”,歌颂党是领导“核心”,代表着抗战的“方向”。这些形象和概念,都是当时整个抗日形势,特别是山东抗战形势的真实反映。歌词写好后,史屏迅速转给了王久鸣。王久鸣满怀对共产党的热爱和激情,也只用了十多分钟,就把流畅激昂的曲谱写出。

歌曲创作出来以后,马上在抗大一分校文工团试唱,继而在抗大一分校党代会和建党19周年纪念会上正式演出。晚会前,王久鸣还向出席会议的代表教唱了这首歌。后来,利用会议间隙分别进行了教唱。会议结束后,随着代表回到各自的岗位,《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也传遍了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后来又传到了苏皖等根据地,并通过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传到了敌占区和敌伪占领的多个大城市,后来唱遍全国。1980年,该歌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列为向全军推荐的12首歌曲之一。

现在,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诞生地建有李子超题“你是灯塔”、沙洪题“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等石刻,以及《跟着共产党走》纪念碑亭。

沙洪原名王敦和,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1936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徐州秘密学联,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被校方开除,不久奔赴延安,在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抗大一分校到山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沙洪和沂蒙人民、山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他曾在《大众日报》、新华社华东总分社,新华社济南分社、徐州分社任职,先后担任《徐州日报》《青岛日报》社长、总编,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88年离休。在他工作期间和离休后,一直眷恋着沂蒙人民。他曾多次回到沂蒙山考察,看望老房东、老战友。2004年1月,沙洪逝世,终年84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沙洪割舍不了沂蒙情、山东情,思绪仍随着《跟着共产党走》旋律飞扬,他留下遗愿——将部分骨灰安葬在歌曲诞生地。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供稿

( 编辑: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