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当我翻开书本,走进《圆明园的毁灭》这段沉重的历史时,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圆明园,这座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文化,却在列强的铁蹄下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一段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刻骨铭心的屈辱史。书中描绘的圆明园,是那样的辉煌壮丽。它不仅汇聚了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又融合了北方园林的大气磅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园内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中式的雕梁画栋,又有西式的精美廊柱,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心。这里还收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珍贵文物,它们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结晶。
然而,这一切美好都在1860年的那场浩劫中戛然而止。英法联军的侵略者们,手持枪炮,闯进了这座人间仙境。他们贪婪地掠夺着园内的一切,能拿走的统统抢走,拿不走的就肆意破坏。最后,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一把大火将圆明园烧了三天三夜,浓烟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曾经的辉煌瞬间化为乌有。看着书中的描述,我的心在滴血,那是对文明被践踏的愤怒,对历史伤痛的铭记。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残酷的现实。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闭关锁国,使得中国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逐渐落后,成为了列强眼中待宰的羔羊。
这段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文化,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要从圆明园的毁灭中汲取教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合上书本,我对圆明园的毁灭依然感到痛心疾首,但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历史不能重演,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临沂第一实验小学(杏花校区)2020级4班 刘言赫
指导教师: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