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资从刚进厂的不足500元,到现在每月10000多元;企业从单一的罐头瓶生产,到如今全系列玻璃产品定制——
平邑:小玻璃瓶里藏着大产业
三月的沂蒙大地,处处春潮涌动,生机勃发。
走进山东鲁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但见人头攒动,机器轰鸣,20条国际先进的生产线火力全开:一只只赤红的玻璃制品不时从设备间吐出,接着被机械手稳稳地抓放到钢制传输带上。随后,经激光瓶身厚度测量、瓶口光滑度检测、机器封包一气呵成,成品进入仓库等待发货。
“除了常规设备检修,生产线全年满负荷运转,一天可在线生产各型玻璃制品200多万只。”公司总经理臧海洋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玻璃包装瓶销售市场开始企稳,尤其小规格玻璃包装瓶及日用玻璃制品,市场需求呈明显增长态势。
据了解,鲁冠玻璃公司成立于2000年,坐落在全国最大的水果罐头生产基地"中国水果罐头之都"——平邑县地方镇。公司自成立以来,专业从事研发和生产高白玻璃广口瓶,形成了以食品罐头瓶、饮料瓶、白酒瓶、酱菜瓶和日用玻璃杯、咖啡杯等十大类品种为特色的产品组合,广受市场追捧。2024年,该公司仅出口到美国、欧盟的日用玻璃制品就达9000万元,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我是2003年进厂的,刚来那会儿,工资还不到500元”当问起收入情况时,车间主任庄立强满心欢喜。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地方镇人,现在每月工资10000多元,厂里边交着各种保险,每年还享受免费的体检,在这里上班感到很满意、很开心。
一座日夜燃烧的窑炉,承载了企业600多名员工的生计。据了解,厂里像庄立强一样的老员工还有200多人,他们的工龄都超过了20年。
鲁冠玻璃公司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技术升级为动力,大胆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发展,公司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企业规模、科研能力、产品档次及市场竞争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由一家小型玻璃制品加工企业向专业机械化玻璃制品生产基地的巨大转变。目前,该公司拥有山东临沂(平邑)、辽宁大连两处玻璃器皿生产基地,年产各类玻璃制品超10亿只,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专业玻璃制品生产厂家。
一只玻璃瓶,为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带去了实惠与方便。邵明超是徐州鹏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鲁冠玻璃制品的代理商。“我们有自己的电商网络,主要以销售牛奶瓶、酱菜瓶、蜂蜜瓶、调料瓶为主,附带一部分罐头瓶,每年销售额3000万元左右。”在鲁冠采访时,记者恰好遇见到工厂订货的邵明超夫妇。
山东鲁冠玻璃有限公司的成长故事,只是近年来平邑县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公司依托地方镇罐头产业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先后创办了强深冷链、果正崎食品等上下游企业,带动当地上千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有效推动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