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临沂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次第二期优秀红色主题诗歌散文展示

临沂日报 2025-05-13 阅读次数: 9260

在临沂客户端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丰富学员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市委党校在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次组织开展了第二期红色主题诗歌散文征集活动。

此次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践行沂蒙精神,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纪念山东省政府成立80周年为契机,将文学创作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用笔墨记录红色记忆、书写时代精神,用文字赓续红色血脉、激扬奋进力量,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沂实践的精神篇章。

笔墨铸魂谱新章

新时代的曙光,照亮前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似火炬高燃光芒

引领吾辈,奔赴奋斗战场

矢志不渝,共铸华夏荣光

沂蒙精神,在岁月里熠熠闪亮

红嫂乳汁,滋养信念的土壤

担架队的脚印,刻下无私的担当

八百里沂蒙,回荡着不屈的乐章

八十年前,战火纷飞的战场

英雄儿女,挺起民族的脊梁

血肉之躯,筑起钢铁城墙

为了和平,谱写壮烈的诗行

今天,我们拿起如椽巨笔

让文学与党性,深情相拥相依

记录红色记忆,唤醒沉睡的往昔

书写时代精神,绽放崭新的绚丽

用文字作舟,渡历史的长河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信仰的薪火

激扬奋进力量,奏响时代的战歌

在临沂这片热土,描绘现代化的轮廓

我们携手,以笔墨为剑为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

共谱精神华章,让红色基因

在华夏大地上绽放永恒的光芒

作者:陈莹

班次:第27期女干部培训班

  不朽的沂蒙精神

沂蒙山,

连绵的峰峦似历史的书简,

镌刻着岁月深处的热血与勇敢。

沂河水,

悠悠流淌诉说着往昔的波澜,

那是军民一心的深情在潺潺。

忘不了,孟良崮的硝烟弥漫,

战士们的呐喊,穿透云间。

用生命捍卫着正义与尊严,

鲜血染红了这片英雄的山。

红嫂的身影,穿梭在战场边,

乳汁化作生命的泉,

哺育着革命的希望,如星星火焰,

在黑暗中,将光明的路点燃。

破旧的茅屋,曾是温暖的港湾,

大娘的针线缝补着战士的衣衫。

布鞋一双双,承载着厚重的期盼,

伴随子弟兵奔赴胜利的彼岸。

挑子扁担,挑起的是坚定信念,

支前的队伍,浩浩荡荡如铁流一般。

不分昼夜,不惧艰难,

为了新中国的曙光,无悔无怨。

沂蒙精神,是山的脊梁,水的柔肠,

是岁月抹不去的熠熠光芒。

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奋发图强,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辉煌 。

作者:张继会

班次:第40期青干班

 红色的回响

在沂蒙的晨曦里

历史的足音铿锵回响

八十年前的烽火

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如火炬,照亮前行的方向

我们追寻着,践行着

在红色的记忆中汲取力量

蒙山高,沂水长

军民一心,铸就不朽的城墙

沂蒙六姐妹的身影

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奔忙

她们送军粮,做军鞋

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希望

那一份坚定的信念

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东方

红色的故事,在风中传唱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芒

他们用热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用生命,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和荣光

在党性教育的课堂

我们聆听着先辈的教诲

在现场教学的路上

我们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激昂

从抗日战争的硝烟

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

从山东省政府的成立

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启航

我们用笔墨,记录红色的记忆

用文字,赓续红色的血脉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沂实践中

奏响一曲曲奋进的乐章

让我们高举旗帜,不忘初心

向着光明的未来,扬帆远航

在新的时代,书写新的辉煌

让红色精神,永远绽放光芒

作者:闫楠

班次:第27期女干班

 山里的纺车

纺车在老屋的影子里转着,

纺锤抽出的是星光,

织进布匹的经纬。

那些粗粝的线头,

勒进奶奶的指节,

结痂成北斗的形状。

草鞋底磨秃的山路,

蜿蜒成一条未愈合的伤疤。

挑粮的扁担,

一头坠着霜,一头坠着雪,

中间压弯的弧线,

是乡亲们咬着牙的脊梁。

村口石磨盘上,

刻着半截褪色的番号。

磨眼吞吐的岁月,

一半喂给烽火,

一半喂给待哺的黎明。

碾碎的谷壳里,

有婴孩吮着米浆啼哭,

哭声黏稠如血。

而今崖壁的裂缝中,

弹壳生锈处,

野枣树把根扎进岩层。

风一吹,满枝的酸涩

便簌簌落进黄土——

那是当年红嫂藏过伤员的地方,

至今每一粒砂,

都认得百姓的温度。

作者:孙宗伟

班次:第40期青干班

 三面旗帜

 ——颂毛主席对莒南县的三个批示点

厉家寨,愚公精神的回响

沂蒙的东方,群山的中央

贫穷与苦难紧紧捆绑,土地破碎,庄稼难长

不甘,在人民心底悄悄蕴藏

时代的号角吹响,呐喊挣脱彷徨

党的政策,如破晓迸发的光

扛起镢头,拿起铁锨,愚公的倔强

战天斗地,整山治水,听党的主张

寒冬腊月热汗,浇灌着心中信念

突破传统观念,率领农业战线

一锤一镐,敲开希望的门

一筐一担,挑起未来的盼

深翻土地,把贫瘠改变

兴修水利,让荒岭换新颜

千亩薄田变沃土,粮食产量翻番

提前十年,实现农业纲要的预言

毛主席的批示,似春雷震响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这声音,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呐喊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勇向前

如今,樱桃红透了山川

青山绿水,让日子更灿烂

厉家寨的故事,在岁月里流传

愚公精神,如火炬,永不熄灭

高家柳沟的光

岁月长河的褶皱里

知识的火种,在高家柳沟悄悄燃就

识字班,黎明第一缕温柔的光

冲破蒙昧,把求知的渴望点亮

年轻的身影,聚在简陋课堂

用信念和笔,书写梦想的诗行

为合作社记工,为生活记账

每一笔一划,都是时代的模样

那些粗糙的手,握住希望的笔

让文化的力量,在土地里生长

毛主席的批示,给春风插上了翅膀

鼓励的话语,成为前行的力量

高家柳沟的故事,在华夏传扬

识字班精神,永远熠熠发光

如今回首,那一段奋斗时光

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的心房

让我们接过火炬,继续闯荡

让知识的光芒,在未来盛放

王家坊前,精神的火种

厚重的土壤,曾是贫困的模样

日子黯淡无光

但时代的号角,在1953年冬吹响

合作化的浪潮,拍打着这片村庄

王同昌、张三善、史明松站了出来

像星星,汇聚成希望的光

十五户贫下中农携手起航

“新建社”的牌子,在风中摇晃

资金短缺,如巨石横在前方

社员们的心,紧紧绑在一块

我掏出全部积蓄,你献出退伍安家费

那是对党的承诺,忠诚的珍藏

聚是一团火,燃在每一个社员心房

你出农具,我拿种子,力量凝聚滚烫

“发动社员投资,困难就能被扫光”

毛主席的批示,为前行注满力量

这经验,如春风吹向四方

自力更生的旗帜,在全国高高飘扬

从那时起,王家坊前的精神

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力量

如今的村庄,换了新的模样

石雕石刻,敲打出致富的乐章

集体经济壮大,生活蒸蒸日上

王家坊前,续写着新的无上荣光

作者:王晓玲

班次:第27期女干班

( 频道编辑: 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