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红色沂蒙·回望烽火岁月 | 孙祖战斗

临沂日报 2025-05-18 阅读次数: 6326

《大众日报》庆祝孙祖战斗大胜利

孙祖战斗又称九子峰战斗,是徐向前在山东期间亲自部署和指挥的一次具有很大影响的战斗,也是八路军在沂蒙山区首次重创日军。

1940年3月15日,驻沂水日军渡边大队纠集莒县、朱位、铜井、东里店各据点敌人共三四百人,带钢炮1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5挺,由沂水出动,进犯沂蒙山南部。是夜,此股敌人袭击与八路军第一纵队防地毗连之张里元部。该部在岱庄、崖子、列庄稍事抵抗,拂晓前即行撤退。

第一批重点抗战遗址碑

当时,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住孙祖东高庄,山东纵队司令部驻孙祖村。在得到日军扫荡情报后,徐向前在东高庄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经分析,判断敌人有向孙祖进攻企图,遂决定利用孙祖村与铁峪村之间的有利地形歼灭敌人。

此时距此地最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正在蒙阴一带整训,15日晚上,突然接到山东纵队司令部的紧急命令:部队迅速赶到沂南西部的高庄村集合。部队到达高庄村外休息待命,支队干部赶忙整了整军装,向司令部跑去。这时,司令部办公室里已经坐满了人,有纵队警卫团领导,也有地方武装负责人。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看到他们,赶忙迎出门来。徐向前紧紧握着二支队负责人孙继先的手,高兴地说:“你们来得正好,快屋里坐,咱们开个紧急会议。”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向前指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说:“最近,敌军调集了临沂、沂水、铜井等数处兵力,进攻我沂蒙山区南部。他们的目的是两个:一是要捣毁我抗日民主政权,破坏沂蒙山区南部根据地的创建;二是掠夺群众财物,实行他们所谓的‘以战养战’。”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敌人正在气势汹汹地向孙祖一带前进,我们要抓紧有利时机,歼灭这伙来犯的敌人。”

听了讲话,孙继先还没来得及请战,徐向前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二支队,怎么样?”话音还没落,二支队的几个干部便站起来:“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徐向前满意地点了点头,指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说:“敌人这次的行动路线是过荆山、经孙祖、穿九子峰,继续向南。你们要把主力放在九子峰,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敌人受挫后,必然强攻,你们要坚守阵地,给以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被打下去之后,定会退守孙祖,你们要集中优势兵力,乘胜追击。这时,敌人就会顺着来路逃窜,埋伏在荆山的警卫团要断其后路。”他伸开两只胳膊,做了一个包围合击的动作之后,指着地图上的孙祖说:“我们就在这里把它消灭掉!”接受任务后,二支队全体指战员飞速赶往孙祖。

孙祖村一角

孙祖是沂南县西南部的一个小集镇,北依荆山,南靠九子峰。所谓九子峰,就是地势沿东南到西北的走向有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岭上有九个像手指一样的小山峰。在孙祖与九子峰之间,横贯着一条小沙河。这里山道崎岖,沟壑纵横,地形有利,是阻击日军的好地方。部队到达九子峰后,迅速进入阵地,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一切都在徐向前的估算中。第二天(3月16日)拂晓,日军抢劫了岱庄、大平一带之后,由铁峪向孙祖村袭来。埋伏在荆山的山东分局党校警卫连,以一个班的兵力对敌进行阻击。早7时许,孙继先带领二支队跑步到达九子峰。这时,从胶东护送干部过来的交通营也上阵参加战斗。上午9时,敌人钻到九子峰下,埋伏在九子峰上的九连战士迅速运动到山下,突然给日军以猛烈袭击。埋伏在周围几个小岭上的战士,一齐开火。霎时,枪声大作,火光四起。日军迫不得已,就地组织反攻。他们兵分两部,一部在大路附近找到一块隐蔽地顽抗;另一部冒险过河,占领河南岸一带山岭。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伏击部队的猛烈射击下,日军血肉横飞,尸横遍地。日军遭此打击,不敢恋战,迅速收拢队伍,妄图从西南方向冲开缺口逃脱。见此情况,二支队指挥员立即命令一连从南山脚下迂回到日军后面,又命令二连迅速占领北面的小山,堵住日军的退路。日军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不得不掉转回头,再次抢夺九子峰,妄图冲破八路军的包围圈。

守卫在九子峰西头的九连战士们,正沉着地等待日军。当进攻的日军行进到离阵地只有30米左右时,曲连长喊了声:“打!”随即,枪声、手榴弹声和战士们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日军纷纷倒地。但是,日军并不甘心失败,在激烈炮火的掩护下,接二连三地往上冲,九连战士抱定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先后打退了日军七次进攻,曲连长壮烈牺牲,但阵地上始终飘扬着八路军的战旗。

时近中午,一纵司令部参谋处长罗舜初来到前沿阵地,了解了战斗情况察看了兵力部署后问:“怎么样,能不能守住?有没有困难?”二支队指战员坚定地回答:“有我们在,就有阵地在!”罗舜初说:“今天下午还会有场恶战,你们只要坚持到黄昏,就可以全线出击。”

果然不出罗舜初所料。下午1时,日军集中了所有兵力,发动了疯狂进攻,密集的炮弹不停地在阵地上爆炸,点燃了山上的野草、树木。这时,日军借着浓烟烈火,冲上山顶。战士们纷纷端起刺刀,与日军展开肉搏。经过激烈搏斗,日军败退下去。指导员孙秀泉喊了声“同志们,杀啊!”便带头冲下阵地,全连战士也冲下山追歼日军。突然,一颗子弹飞来,穿透了孙秀泉的胸膛。

黄昏,全力围歼日军的命令下达,战士们如猛虎般扑下山来。守卫在九子峰西山头的三连一排排长李前仁,带头冲进山坡下日军占据的一间小屋。这时,日军已经退守到这一带壕沟内,李前仁迅速带领几个战士迂回到壕沟左侧,沿山坡摸下去。只见一伙日军正在逃窜,他赶忙掏出手榴弹掷了过去。手榴弹一颗接一颗地爆炸,日军转回身来,机枪、步枪一齐扫来。李前仁迎着日军的枪弹,端着刺刀冲上去,接连刺倒了几个日军。当他拔出刺刀继续往前冲刺时,不料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

16日夜,伤亡惨重的日伪军被迫退到孙祖村固守,等待援兵。八路军部队紧缩包围圈,将孙祖村团团围住。深夜里,八路军组织偷袭,该村群众做向导。17日白天,为保护群众财产,八路军未对敌人进行攻击。夜晚,八路军再度对敌进行偷袭。半夜,敌人大肆放火,燃烧该村民房20多间,将沿途抢掠的粮食、财物全部销毁,然后拼命向北溃逃,窜回铜井老巢。刚逃出不远,便遭到警卫团和地方武装的伏击,大部被歼,我军民乘势攻克铜井。

18日晨,战斗胜利结束。此次战斗共毙敌120名,击伤敌人70余名,内有敌指挥官小林及炮兵中尉队长1名、翻译官3名;缴获小车60余辆,洋马5匹,大盖枪20余支,钢盔、大衣、刺刀及其他军用品多件。八路军指战员伤亡110人。

在这次战斗中,当地民兵武装及群众侦察敌情,送情报,组织担架队、救护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附近村庄民众自动组织了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来到前线,送茶送饭,转运伤员。其中有位60多岁的老人,往返数次背送伤员,在路上不断跌跤,别人劝他休息,他坚决不肯,咬紧牙关,以惊人的毅力,终于把最后一名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高庄有一位老大娘,是出名的拥军模范。敌人的炮弹打进了村庄,她仍烧着两锅水。有人劝她暂时离开,她却说:“我不走,前线的同志没有水喝怎么打仗。”

此次战斗中,孙祖铁峪村的村民田洪彬(田大)参加了战斗。当他在山坡上看到三名战士正顽强地阻击十几名敌人时,便不顾一切地跑了过去。他从受伤和牺牲了的同志身上取下枪来,装满子弹,递给三位正在射击的同志。敌人冲上来后,他又和那三位同志一起躲在土墙下,等敌人逼近时,他们猛力一推,土墙坍倒,当场压死了两个敌人。接着,他们又抛出了几颗手榴弹,延迟了日军的进攻。这边激烈的枪声响起,驻扎在孙祖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机关及老百姓方知日军已进入孙祖附近,八路军山东纵队机关人员和孙祖村民迅速撤离了村庄。

战斗结束后,田洪彬却由于过度紧张吃不进饭、睡不着觉,到处奔走,四处呼喊“杀鬼子”“打敌人”,第二天就去世了。

为庆祝这次战斗的胜利,表彰战斗英雄和悼念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纵队于3月21日上午,在孙祖村召开祝捷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山东党、政、军主要领导同志,有妇救会、自卫队等各救亡团体,有驻防的八路军以及在这次战斗中英勇杀敌的战士,共3000多人。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八路军第一纵队(山纵)司令员徐向前、山纵政委黎玉等先后在会上讲话,号召大家继续坚壁清野,拆毁炮楼、围墙,加紧逮捕汉奸,救济受难同胞,动员一切力量,迎接并粉碎敌寇新的“扫荡”。接着各民众团体代表一致表示:军民共同努力,争取抗战胜利。最后演出了《大战孙祖》等文艺节目。会议期间,当地群众送来了煎饼、鸡蛋、猪肉等物资,这种情况持续一月有余。

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收复孙祖当日就设法对受损失的民众给予适当安置,捐给麦子煎饼500多斤,拨出公粮若干,又于21日捐出节余办公费与菜金500元,作为救济费,拿出军粮对该村被日军烧毁房屋的群众进行救济。

在祝捷大会上,抗大一分校政治部宣传干事沙洪创作的一首军民团结英勇杀敌的叙事诗,在大会上朗诵,受到赞扬。抗大文工团还演出了《大战孙祖》,把孙祖战斗的经过——从九子峰的固守,到孙祖夜袭歼敌;从军民们的英勇奋战,到敌寇的彻底失败,一幕幕地展现出来,受到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

当时庆祝胜利的民歌:

三月里麦苗青又青,沂水城发来了鬼子兵,

八路军同志得消息,摩拳擦掌准备冲锋。

满地的野花黄又黄,铁峪的庄边做了战场,

鬼子兵发来了三百多个,警卫连一班人前去抵抗。

满山的石头紫又红,八路军守住九子峰,

鬼子兵一心要把山头抢,九次冲锋落了空。

满坡的青草发了芽,老大娘上火线去送茶饭,

叫一声同志你辛苦了,打鬼子保家乡为了大家。

同志们听说心欢喜,叫一声老大娘你太客气,

打鬼子原来是俺的本分,您帮军队送茶饭太辛苦。

满天的星儿明又明,三次摸进了鬼子营,

孙祖街肉搏真英勇,杀死了鬼子兵一百多名。

胜利的号声高又高,打得鬼子兵向北逃,

八路军在半路埋伏好,直打得鬼子兵鬼哭狼嚎。

说起惨来真是惨,孙祖街上起了狼烟,

鬼子兵一把无情火,烧了庄子一大片。

遇难的同胞休埋怨,赶不走鬼子兵心不安,

只要大家联合起,赶走了鬼子兵保国报仇冤。

胜利的旗帜天空飘,祝捷大会好热闹,

男女老少齐奋起,坚持抗战把国保。

这首歌迅速在民间传唱,孙祖战斗胜利的消息,像春风吹遍了沂蒙山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战热情。

这次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政治影响很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鼓舞了群众抗日的信心和对八路军的拥护。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供稿

( 编辑: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