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临报头条︱文旅康养链式“破圈” 临沭打造“山水红线”旅游新生态

临沂日报 2025-05-27 阅读次数: 6099

在临沂客户端讯 今年“五一”假期,临沭县开启多元“旅游+”新业态,成功吸引大批游客,强势激活旅游消费市场,共接待游客23.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94万元,不仅大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更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临沭县确立“生态康养+文化体验+消费升级”的文旅产业发展主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产业联动、品牌创新,实现文旅康养产业链跨越式发展。今年1至4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4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

顶层设计: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据临沭县文旅局党组书记杨晓郯介绍,今年以来,临沭县将文旅康养产业链列为全县六大重点产业之一,编制《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五张清单”,精准配置资源,明确“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即以红色朱村为核心,串联“山之秀”“水之灵”两条生态文旅带,打造红色研学、生态康养、体旅融合三大示范区,同时储备了夹谷山森林探险水世界、中医药康养基地等9个重点项目,为产业长远发展注入动能。高标准编制《临沭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生态优势,全方位构建以红色朱村、“少奇来鲁”等历史印记为基底的“红之线”,以苍马山、冠山、夹谷山等山系为核心的“山之线”和以苍源河、沭河为重点的“水之线”,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沿“山水红线”同步规划设置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场所,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业态融合:“文旅+”激活消费新场景

“五一”期间,蛟龙航空主题乐园举办的“临沭麦玩音乐节”吸引了全国近4万名游客奔赴临沭,不仅实现售票收入400余万元,更拉动全县旅游消费近1800万元。

临沭县积极推动文旅与体育、文创、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助推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近年来,推出了“赛事+旅游”优惠政策,在赛事期间给予景区免费游、住宿折扣等优惠,举办了马拉松、皮划艇、山地自行车等赛事,2024年累计带动消费超千万元。

实施“文旅+农业”“文旅+非遗”等提升行动,开发朱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史丹利农博园等农旅项目,推出采摘游、茶研学等体验活动;以国家级非遗“临沭柳编”为核心,打造“山东手造·尚品临沭”品牌,推出柳编文创产品和非遗旅游线路。打造了以沂蒙民俗为主题的荷仙阁民俗艺术馆,以商业休闲等沉浸式体验为亮点的1941街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目前该县正加快建设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集冰雪运动、温泉度假于一体的夹谷关冰雪温泉度假项目,集餐饮美食、旅游演艺等于一体的“夜游冠山”项目,新产品、新业态正加快发展壮大。

红色赋能:擦亮文旅品牌底色

作为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红色是临沭文化旅游的底色。

临沭县始终牢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重点建设“朱村好日子”等2个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策划提升2条市级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成功打造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民俗古韵、柳编产业等于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旅游业态,全面激发传统红色旅游景区新活力。

红色朱村旅游区整合沂蒙支前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等资源,推出“中医药+康养”“柳编+红色研学”等活动,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深挖红色资源,建设“少奇来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串联两条市级精品红色线路,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基地。《山水间的家》《中国乡村编织大会》等央视节目先后在景区录制,临沭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同时,该县以智慧化、标准化建设优化服务体系,上线AI语音导览平台,实现景区全覆盖,完善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知青文化园等项目,蛟龙航空小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评省级重大项目,红色文旅项目设施持续升级。

强链补链:长效产业成就文旅强县

走进青云镇“沂蒙好栗”片区,青年造物基地、26℃咖啡特色露营基地等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今年“五一”期间,露营基地设置了30余顶特色帐篷,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帐篷使用率达100%。

近年来,临沭县聚力推动非遗、节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文化赋能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沭柳编、莫氏绒绣、传统粉条加工等产业,打造“山东手造·尚品临沭”非遗品牌,鼓励建设非遗工坊和手造特色乡村,研发“沭你有福”品牌伴手礼,策划推出非遗精品旅游线路。

创新丰富传统节会活动,策划举办蓝莓旅游文化节、七彩百合文化旅游节、桃花节等文旅节庆活动,“活力临沭·心悦之旅”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同时,该县以完善的道路配套服务设施优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对刘少奇红色之路、沭河滨河大道进行提升,构建与“山水红线”旅游发展框架相适应的便捷交通网络体系,打造各具特色的观景休闲长廊,全面提升游客对旅游道路的观感体验。

从“山水红线”到“活力临沭”,临沭县正以创新思维破解文旅发展难题,通过“生态筑基、文化铸魂、产业赋能”,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座鲁南小城,正以“心悦之旅”的姿态,向全国游客发出热情邀约。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秦承军 通讯员 陈秀焘 吴书军

( 编辑: 王玉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