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罗庄区创新“小切口”改革 撬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临沂日报 2025-06-05 阅读次数: 7309

在临沂客户端讯 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罗庄区黄山镇中心小学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惊艳亮相,这份荣誉背后是该区深耕农村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近年来,罗庄区教体局聚焦农村教育痛点,通过“小切口介入”策略实现教育质量突破性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教育振兴之路。

精准施策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城乡教育差距,罗庄区教体局突破传统资源投入模式,将教师专业发展确立为核心突破口。2023年,《乡镇中心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项目获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峰挂帅推进,构建起“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项发展→学校课程建设→特色品牌打造”的滚动发展路径。项目组通过调研发现,乡镇教师专业引领需求强度比城区高9.97个百分点,但市级以上名师占比仅为0.72%。基于数据支撑,项目果断调整策略,以课堂教学诊断为切入点,编制38页《小切口介入学校内涵发展项目指导手册》,形成可复制的改革范式。

三阶推进激活内生动力

在褚墩镇中心小学试点现场,项目组构建“种子教师→骨干教师→全员教师”的三级推进机制。通过“专业文献阅读+诊断教学改革+循证式教研”组合拳,实现教学效益显著提升:试点校学生作业负担下降40%,课堂达标率提高50%以上,教师区级以上获奖人数增长200%。朱张桥小学教师杜伟伟在区青年教师PK赛中,凭借项目赋能斩获第三名,印证了“阅读→实践→反思”成长链的有效性。目前,全区试点校教师自主阅读参与率达92%,形成了“半日读书会”“文献漂流站”等特色研修模式。

循证教研重塑课堂生态

项目创新“五步三查一跟进”诊断教学模式,构建起学情动态监测系统。在黄山镇中心小学,教师通过课前预习诊断、课中实时反馈、课后分层作业,实现教学精准投放。该校开发的“灵秀课程”体系,将跳绳运动融入日常教学,学生日均锻炼时间达15分钟,体质监测优秀率提升28个百分点。循证式教研变革更带来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师开始用“教学目标达成证据链”“学习方式有效性数据包”等专业工具重构课堂,全区课例研究深度达标率提升至85%。

规模效应催生教育蝶变

随着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罗庄区已形成“试点校→全区→全市”的辐射网络。46所项目校中,12所实现教学质量颠覆式突破,90%学校关键指标显著改善。褚墩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获省级奖项,朱张桥小学“和润课程”成为家校共育标杆。在教师发展维度,项目校教师市级获奖人数增长300%,课例研究论文发表量同比翻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家组评价:“罗庄实践为破解乡村教育困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山东方案。”

从课堂变革到课程重构,从教师成长到学生减负,罗庄区以“小切口”撬动教育生态的系统升级。这场发生在沂蒙老区的教育实践,正书写着乡村教育振兴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王庆龙 张锐 栾正超 杨德林

( 频道编辑: 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