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在临沂网评丨共建网络文明,共享文明网络

临沂日报 2025-06-11 阅读次数: 6188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强调网络是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广阔舞台。各方要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充分激发网络文化发展活力,改革完善网络空间治理制度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好学重文的网络文明环境,让广大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分享生活、获取信息、交友社交提供了全新途径。然而,在网络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诸多不和谐的声音:以“开盒”方式曝光他人隐私信息,挑起网暴;“李鬼”账号泛滥,以伪乱真祸乱秩序;网络“黑嘴”兴风作浪,侵犯他人权益……这些乱象促使我们反思,互联网究竟怎么了?

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流量经济,相较于传统实体经济,注意力成为互联网产业的稀缺资源,热度就是流量和利益;网络传播的虚拟化、脸谱化让人们放松了道德要求,变“表达情绪”为“情绪化表达”,网络空间充斥着非理性的声音;“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违法成本太低,流量红利太大,加剧了网络生态的恶化,也带坏了社会风气。越是声音嘈杂之时,越是生态恶化之际,越需共建网络文明,方能共享文明网络。

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从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营销、AI技术滥用等网络违法乱象;建立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畅通多元化举报受理渠道,受理处置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而《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网络文明构建起“四梁八柱”,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网民生活的屏障,传递“违法必究”的信号,才能让网络空间的规则意识生根发芽。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网络大国,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这意味着,每一次理性发言都是在重拾文明,每一次抵制谣言都是在净化生态,要进一步提升广大网民的数字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炼就网民的“火眼金睛”,在信息洪流中明辨是非;坚守表达边界,告别“键盘侠”思维,让“能自控”代替“情绪化宣泄”;守护隐私红线,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底线意识。当个体的“微末之功”汇聚成共治合力,网络空间才能从“流量竞技场”蜕变为“文明共同体”。

网络文明的实现需要网络文化的重塑。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渗透,网络空间成为延伸现实社会关系的重要场所,并经由互动交流以及娱乐实践创构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多元的网络文化思潮需要主动“提纯”,进行“重构”。要避免网络文化的过度功利化,警惕“一切为了流量”的错误思潮;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坚守人类主体性,敢于向算法逻辑“提问”,方能破解“人机困境”;更不能忽视“一老一小”,坚持“数字助老”“数字扶幼”,摆脱“数字陷阱”“数字沉迷”,让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

正如今年网络文明大会上董宇辉所说:“我们都是网络的使用者,更是受益者。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我们也需要成为网络的守护者和捍卫者。”共建网络文明,共享文明网络不仅是每个网民的责任,更是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看平邑 作者:今日头条·言即我心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 编辑: 王玉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