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近期,临沭县教体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教育对消费起支撑作用”的要求,围绕中心、把握大局,依托教体系统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人员众多、面广量大的优势和特色,通过“项目为王、再接再厉、强化服务、整合提升”四个方面全面拉动内需、提振消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新出一个隐性的教育消费大市场。
项目为王,坚持投入为要拓宽教育大市场
围绕“推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临沭县教体局今年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
全县将计划总投资2.8亿元,继续推进2个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投资1.5亿元,完成临沭县高级中学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确保暑假后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投资1.3亿元,加快推进临沂市工业学校南校区项目建设,确保本年度建成投入使用。
再接再厉,坚持争创为先,打造“国”字号品牌
继去年成功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后,临沭县今年将继续实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预计将投入2亿元,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基本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情况大调研,撰写报告并制定了“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方案,对全县学校资源配置指标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满足了争创条件。
持续将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纳入教育实事项目,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近万个,有效缓解城镇学位压力;强化集团化办学机制创新,采取“优质学校+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等方式,建成多个义务教育联盟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创建市级智慧校园73所、覆盖率达72.28%,在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上,荣获个人项目81个各类奖项,新增13处市级人工智能试点学校,成功创建“山东省特色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
强化服务,坚持民生为基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助学金标准,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三年级涉农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助学金。实施“教育质量突破年”活动,旨在突出特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积极推进以玉山、石门为代表的强镇筑基暨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继续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完成8期传统文化德育融合教育月展示活动,评选了100名“智慧家长”,组建了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被列为“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在全国传统文化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经验分享;最强化食堂管理运营更好更优。对93所学校食堂进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实现了“食安云监管平台”24小时远程监管,5所学校食堂获评“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
整合提升,坚持实事求是汇聚消费新动能
《方案》提出,“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行动,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临沭县结合工作实际,全面统一思想、创新工作措施,务求取得实效实绩。一是强化中职学校培训拉动内需。在临沂市工业学校建设校地共建乡村振兴培训基地,长期为农技人才培养赋能,依托“临沭县继续教育学院”“金丰学院”,2025年将继续开展创业培训、电商培训、种子农药化肥经营培训、种植技术培训、养殖技术培训、畜禽防疫培训等各类培训约15,000人次。
目前,3月份已开展临沭县2025年电商直播创业意识培训。同时,学校2025年计划增设医疗康养专业100名新生服务社会需求。依托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混合式研修试点项目,县教体局将组织开展“中小学书记校长暨骨干教师专题”培训,共计5600人次;在研学实践上,县里全年将计划组织中小学生37000余人开展各类研学实践活动,拓展师生知识视野、丰富师生实践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倡导学校引入第三方服务丰富课后活动内容,并根据实际探索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全面促进教育消费,创新建设拉动消费大市场。
通讯员 季德山 史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