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临沂市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是抗大一分校旧址所在地,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为更好地传承沂蒙精神、活化利用红色资源,2020年底,沂南县文旅集团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聘请中国剧协原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韩生教授团队,设计创作了实境沉浸剧目展演:“我在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打造,今年5月1日,东高庄实境沉浸文献剧场进入试运营阶段。截至6月中旬,东高庄接待了包括中央党校中青班在内的60多个班次4000余名学员。
在东高庄核心主题展演区域,有文献展演《岁月拼图》《抉择奔赴》《抗大课堂》,分别对应1至3号厅,沉浸展演《学习战斗》《青春万岁》,对应4号和5号厅。
6月10日,山东中烟公司青年干部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来到东高庄接受红色洗礼。泛黄的书信、夯土墙上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煤油灯……在1号厅,学员们跟随“老馆长”的讲述,仿佛回到了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区战斗的日子。
1号厅是《岁月拼图》的主题展演区。这里是国内收藏抗大一分校历史资料最齐全的文献馆。工作人员历时两年,走访全国各地抗大一分校纪念馆,拜访抗大一分校学员及其后人,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这里,场景复原、艺术创作、互动查询……在有限的空间里,立体化、沉浸式了解历史,“革命岁月”不再只是记录的历史,更是近在眼前、身临其境的场景。
进入2号展厅,学员们在三面巨幕的环绕下,沉浸式感受着《抉择奔赴》里英烈们的勇敢与无畏。3号展厅的《抗大课堂》别出心裁,将场外情景剧搬至室内,采用时空对话的形式,重现抗大一分校学员们“在学习中战斗、在战斗中学习”的历史场景。
走出核心主题展演区域,学员们来到东高庄文艺合作社。“今天我们一起学唱《跟着共产党走》,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一位身穿对襟大褂的“老师”带着大家唱起歌来。东高庄成立了文艺合作社、文工团大食堂等,让村民演“村民”,让学员深刻体验当年抗大学员们的学习热忱和生产生活,旨在让红色故事更有感染力。
“来东高庄的每个班,我们都会与学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意见和建议,听到最多的词是震撼和感动。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如何传承如何弘扬,看展板听讲解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和学员们的需求。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沉浸式体验上。通过声光电的配合,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感,让学员和游客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近距离触摸那些红色记忆,感受那些扣人心弦的历史瞬间。”东高庄红色片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薄发涛说。
无论是历史再现的文献展演,还是三面巨幕的投影带来的震撼,都是东高庄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尝试,也是红色文化年轻态消费场景的突破性营造,力求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让人们触摸到有温度的革命历史。
近年来,沂南县始终把抓好红色基因传承放在重要位置,充分用好红色资源禀赋,探索“文化+”活化利用新路径,不断打造有知名度、时尚感的红色地标、文创产品,持续推出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红色文化场景和活动。不管是红色影视基地的沉浸式演出还是东高庄实境沉浸文献剧场,人们看到的是以更新表达、更活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脉的沂南。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萍 宋一雪 通讯员 郭玥宸 刘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