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沂水“农安护民”实践:全链条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临沂日报 2025-06-25 阅读次数: 5972

在临沂客户端讯 自“农安护民”农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沂水县紧扣“保安全、提品质、促发展”主线,以九大行动为抓手,构建起覆盖生产、监管、执法的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县农产品县级定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9.8%,相关经验获省农业农村厅专题刊发,为乡村振兴筑牢食品安全基石。

织密三级监管网络,夯实安全治理根基。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县级设6人专职监管科统筹指挥,18个乡镇监管站各配3名专业监管员驻点管控,1065名村级监管员织密末梢防控网络,52名执法队员实施全流程动态护航,15个乡镇监管机构率先达到“五有”“六落地”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厘清490家农药经营店、350家种子经营店等农资经营主体以及60家相关生产企业详细信息,完善投入品经营主体“数字地图”,嵌入GPS定位与业态分类标签,实现“一图可视、一键追溯”的精准化监管。

构建全链检测体系,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构建“县级抽检+乡镇快检+主体自检”三级检测体系,2025年完成县级定量检测538批次,农残速测6588批次,尿样筛查4397个。以黄山铺镇汇博现代农业园区为例,推行“批批速测+合格证溯源”双轨质控模式,累计开展农产品速测199批次,检测合格产品同步张贴承诺达标合格证,搭载二维码追溯信息直供东方超市等商超渠道,形成“检测——赋证——流通——消费”全链条透明化示范样板。目前全县已有352家生产主体纳入合格证制度管理,累计张贴承诺达标合格证17.4万余张,通过“持证上市”机制倒逼生产主体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中小农户提供“检测有标准、赋证有规范、追溯有路径”的可复制管控范式。

深化绿剑护农行动,彰显执法震慑力。创新构建“培训提能+精准执法+联合惩戒+跨区协作”四位一体执法体系。培训提能强基础,开展执法技能专题培训15期,组织600人次参与执法规范、案例解析等实战化训练,实现执法人员“学法、懂法、会执法”能力全覆盖,夯实执法工作根基;精准执法提质效,累计检查农资经营主体411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6起,罚没金额67.35万元,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强大执法震慑;联合惩戒筑防线,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畜禽屠宰“利剑行动”14次,全覆盖检查137个猪肉经营摊位,移送涉刑案件5起(含渔业违法线索4条),构建起多部门联合执法的高压态势。跨区协作破壁垒,应市局统一调度,选派执法骨干赴沂南、费县、兰陵等6地开展交叉执法,严格遵循“线索互移、证据互认、案件联办”工作机制,有效打击涉农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科技赋能,打造产业升级样板。在提升监管与执法效能的同时,沂水县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样板。组建“农安护民”专家服务团,通过技术指导、政策宣传等多元化服务,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全链条智力支持。科技创新成果丰硕,7个项目荣获全省科技兴农优秀项目奖,7项技术被列为年度临沂市农业主推技术。相关经验被省农业农村厅“三农工作动态”以《沂水县推动绿色防控全程监管 筑牢韭菜安全生产防线》为题专题刊发推广。在中国农学会、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题征文中,沂水斩获二类文2篇、三类文1篇。沙沟天沐韭菜创新推出“日晒高温覆膜+生物防治+通风降湿”安全优质生产模式,入选首批全国农产品安全优质生产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可借鉴的创新范例。该模式产出的韭菜经权威检测,78项化学指标农残均为零,凭借卓越品质通过胖东来多轮严苛筛选,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预计12元/斤的收购价较普通韭菜溢价3-5倍,充分彰显了科技赋能下农产品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溢价”的竞争力跃升。

从希望的田野到百姓的餐桌,沂水县以“全链条监管”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痛点,用“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升级动能,构建起“监管有网络、检测有体系、执法有力度、科技有支撑”的现代化治理范式。未来,沂水将持续深化“农安护民”专项行动,通过健全标准体系、优化监管机制,不断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全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和闪亮名片。

(王晓青 高艳坤)

( 频道编辑: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