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6月30日上午,平邑县仲村镇陈家寨村以孝善文化为载体,联合平邑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孝善食堂+文化惠民"主题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暖心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与为老服务创新深度融合,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在村孝善文化广场,民间艺术家们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传统戏曲《穆桂英挂帅》选段以铿锵韵律展现巾帼豪情,现代歌舞《孝亲敬老歌》用欢快旋律传递人间温情,非遗展演《鲁南花鼓》以灵动舞姿再现民俗魅力。其中,原创小戏《沂蒙红嫂》成为全场焦点,该剧以仲村镇革命烈士王保胜的妹妹王换于为原型,通过"送军粮""救伤员"等生动场景,再现了沂蒙妇女"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伟大情怀。演员们质朴的表演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不少老人眼含热泪跟随剧情轻声哼唱。
孝善食堂内,温馨服务同步展开。志愿者们根据老年人饮食特点精心设计"爱心菜单",荤素搭配的四菜一汤冒着腾腾热气。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们提供"一对一"送餐服务,还贴心地为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准备无糖点心。就餐过程中,民间艺术家们即兴表演山东快书《孝亲新风尚》,将文明用餐、尊老爱幼等理念融入诙谐幽默的段子中,引得老人们开怀大笑。
"这戏唱的就是咱身边的事,看得心里热乎乎的!"82岁的村民张大娘捧着志愿者递来的绿豆汤感慨道。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吸引200余名村民参与,现场发放孝亲文化宣传册300余份,为15位高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仲村镇文化站站长表示,此次活动是"文化育村"工程的创新实践。通过将孝善食堂打造成文化传播阵地,既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就餐难题,又搭建起代际交流的情感桥梁。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孝善文化季"系列活动,计划每月邀请不同艺术团体进行惠民演出,同时组建村民自乐班,让传统文化在乡土中焕发新生机。
暮色渐浓时,文化广场上仍回荡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声。这场融合了艺术魅力与人文关怀的乡村盛会,不仅让孝善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更在沂蒙大地播撒下文明乡风的种子,为乡村振兴绘就温暖底色。(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