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临港 绿色钢城”——解码绿色高端钢铁产业新高地系列报道②
在临沂客户端讯 在临港区,钢铁产业不再是散落的“孤岛”,而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生态森林”。一批批新上关键项目,如“活水”注入,精准滴灌在产业链条的关键节点上,驱动着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循环共生。
山能永锋精细化工钢焦一体化项目工地正上演“临港速度”。作为临港区深化“钢焦化氢”一体化布局的核心一环,建成后将实现焦化产品与钢厂需求的深度耦合,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开工仅3个月,桩基已经完成,5月份单体施工全面收尾,6月开始设备安装,能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山能永锋钢焦一体化施工负责人随同堂告诉记者。
这只是临港钢铁“生态森林”加速生长的一个缩影。从上游的“焦-化”基础项目,到中游的优特钢、不锈钢冶炼核心,再到下游的超薄精品板材、智能海工装备等高端制造,临港区将一批批重点项目精准布局在产业链的命脉之上,一条完整的钢铁产业链条正加速成形、环环相扣。
“我们紧扣‘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主轴,在产业链条上生产高附加值的焦炉气、焦油、甲醇等化工原料,所有产品均可实现循环利用。”钢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忠钰介绍。
依托强大的中游冶炼能力,临港钢铁产业向高端制造领域强势突破。山钢永锋年产600万吨超薄精品板材项目,堪称产业链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其2.25米产线是全省首条两米以上宽幅、配套最全、智能化最强的产线,满负荷日产量可达2万吨,最薄可轧制1.5毫米。
“下游深加工后,手都能撕开。自4月份投产以来,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以上。”永锋临港公司轧钢厂厂长赵海涛说。
充沛优质的优特钢、不锈钢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实现“链式突围”。临港精钢基地是高能级“链式发展”的样板。高强钢产线、冷轧产线、开平加工产线等项目在此密集布局,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任督二脉”。
“临港精钢基地已串联2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原材料供应-高端制造-物流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山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张琨表示。
华兴源智能海工装备制造项目瞄准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市场,采用800兆帕高强度开平生产线,预计年加工船板达45万吨,大幅提升板材深加工能力。
山东华兴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学健道出链式协同的优势:“有上游企业永锋钢厂的原材料支持,从下单到交付,周期比外购大幅缩短,这是我们扎根的关键。”
链式发展的核心动能,源于对关键节点的“精准滴灌”。万森10万吨中厚板材深加工及智能仓储物流项目,则兼具深加工与智慧物流双重引擎。其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了钢材产品的精准管理与高效配送,显著提升了产业链整体服务效率与附加值。
链式发展的繁荣,离不开强有力的配套支撑。“我们坚定不移走‘强上游、提中游、延下游’的链式发展路径。结合疏港铁路项目,建设起铁路货场、公路港、现代仓储、物流加工等园区配套工程,全力满足临沂临港1400万吨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临港区精品钢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波表示。
链式发展,不仅重塑了产业形态,更激活了澎湃的内生动力,锻造着最坚实的钢铁脊梁。未来,随着链条的持续延伸与生态的深度优化,这片充满生机的“钢铁森林”必将更加枝繁叶茂,释放出无限动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淑刚 通讯员 丁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