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镇街新闻|沂河新区白沙埠镇张荣全:党建领航乡村振兴,实干绘就幸福画卷

临沂日报 2025-07-07 阅读次数: 4536

在临沂客户端讯  7月7日,沂河新区白沙埠镇利用周一机关例会时间开展“支部书记上讲台”活动,邀请后城西村党支部书记张荣全登台宣讲。全体机关人员到场聆听。

张荣全从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聚焦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和谐乡村;弘扬文明乡风,培育时代新人;聚焦民生实事,绘就幸福底色等五个方面,分享了该村在党建、产业、治理、乡风等方面的发展思路与实践经验,精彩讲述了任职18年以来的心路历程、工作体会和人生感悟。

后城西村因位于诸葛古城村后西北部而得名,村民847户,2430人,党员44名。全村面积 3000多亩,耕地2206.1亩,其中承包土地约30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及外出务工,种植作物有小麦、大蒜、洋葱、黄桃等。

近年来,后城西村“两委”班子奋发图强、实干为民,充分发挥区派第一书记优势,团结带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三强三心”支部工作法,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美丽蝶变。

该村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将党支部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一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通过开展“党员同做一件事”“党员红黄榜”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各项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2018年以来发展党员5名,推荐积极分子8名,培养入党申请人8名,发掘后备干部2名,为村庄发展厚植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党建+产业”“党建+治理”“党建+乡风文明”等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该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做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120亩,种植黑小麦,开展深加工,研发黑小麦面条、面粉等产品。抢抓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机遇,打造高标准洋葱示范种植基地40亩,实行旱稻、黑小麦和洋葱高效轮作种植模式,完善水肥一体化配套建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新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场1处,占地15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建有秸秆储存区、生物质颗粒生产车间、分拣包装区等,每年可处理秸秆2.5万吨,年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1.5万余吨。三是新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1处,加强农村电商发展,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农村电商业务,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同时,加强与电商企业的合作,组织洋葱、黄桃和桂花等农特产品展览,为村民提供电商培训等,推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该村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一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充分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同时,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定期将村务、财务等情况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加强法治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次,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治安巡逻队,加强对村庄的治安巡逻,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对村庄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该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文明乡风,培育时代新人。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了1处文化广场、1处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组织开展了露天观影、读书月等活动,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破除封建迷信,弘扬时代新风。通过移风易俗,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该村还聚焦困难群体,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突发困难群众及时介入帮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短板,先后完成6万平方米道路硬化,解决“出行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内通上了30万吨饮水工程,让全体村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惠及967户村民;整修村内道路两侧排水渠约11400米,有效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实施亮化工程,在主干道安装路灯120盏。实施美化工程,为五条主干道及广场东南侧共2.2万平方米的墙体绘制墙体彩绘。2019年建成1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改善了办公环境;2024年新建1处村卫生室,邀请镇卫生院专业医护人员定期坐诊,实现“小病不出村”。(王伟勋)

( 频道编辑: 李璐 lbhdz@sina.cn)